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021-09-2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国共合作D.抗美援朝
2021-09-1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6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指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者及其中国走狗的斗争正在迅速发展,代表南方各省的……民主反帝的广州政府军队不断推进,从而使军阀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列强受到沉重打击”。材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东北易帜D.护国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5年,张太雷和瞿秋白分别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完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是“积极的群众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1935年,齐燕铭也指出五四运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这表明,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A.反封建色彩并不浓厚B.开启了救亡图存的时代
C.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D.丰富了新文化运动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五四”前后,中国大地上涌现了诸如改造联合会、新教育共进社、曙光社、家庭建设讨论会等新式社团,可谓五花八门;同时,还涌现出了形式多样的新式期刊,如《建设》等。这些新式社团和期刊的大量涌现反映出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B.新民主主义革命显示了巨大力量
C.民主与科学成为了新思潮的主流D.人们对新社会表现出极大的渴望
6 .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1922年创办的第一份机关刊物。先后随中共中央迁往北京、广州、武汉等地,发行量最多时近10万份,1927年7月停刊。与《向导》周报兴衰相伴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C.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
7 . 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政策。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他反而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拢蒋介石。材料揭示了
A.陈独秀坚持维护中共革命领导权B.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
C.国民党右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广东海陆丰地区主导或协助成立的群众组织。这些群众组织的成立
序号成立的组织
1海丰县总工会
2陆丰县总工会
3海丰、陆丰妇女解放协会
4海丰和陆丰的学生联合会
5海丰、陆丰青年农工俱乐部
6劳动童子团

A.推进了统一战线工作B.扩大了土地革命成果
C.巩固了苏区革命政权D.促进了国共合作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5年五卅惨案后,全国人民要求对外强硬交涉,修改一切不平等条约。国民政府力主“革命外交”宣称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北京政府亦努力推动“修约外交”。这反映了
A.反帝反封建成为全民共识B.全国人民政治立场趋于一致
C.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觉醒D.北伐战争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10 .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回忆道“在一大到二大之间的时期无产阶级政党的责任是非常复杂的,同志们容易发生误会,以为无产阶级政党只应做无产阶级事情,其实这是不对的,是错误的”。蔡和森认为
A.党没有提出明确的任务B.党的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C.应该加强党对革命的领导D.应该加强党史的研究工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