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后,朱近之等五名重庆学生曾汇款到上海选购了《新青年》《新潮》《新教育》等十多种进步杂志。一些学生还组织起"新知识读书会"、"青年读书会"等小团体。材料突出表明
A.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性质B.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
C.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D.近代民主革命的新趋势
2021-12-02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27年初,汉口、九江人民经过斗争强行收回英租界。同年3月,英国人于北伐军到来之际主动放弃了镇江英租界管理权。不久,中国政府收回了镇江英租界主权。据此可知,镇江英租界的收回主要得益于
A.国共合作的推动B.民主意识的觉醒C.中国国力的增强D.外交策略的得当
2021-11-18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5年3月21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设立“孙中山特刊”,发表瞿秋白《孙中山辛亥革命后之第二功绩》《孙中山之死与孙中山之敌》和陈独秀《评中山先生死后之各方面》三篇文章,号召革命分子传扬孙中山的革命意志、主义及理想。其主要目的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C.缅怀孙中山革命贡献D.揭露国民党反共阴谋
2021-11-13更新 | 707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4 . 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中国“要经俄国现在所用的方法,无产阶级专政乃是唯-无二的方法,舍此无方法”。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回信说“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这表明在他们看来中国
A.要走俄国式城市中心暴动的道路B.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
C.应当开辟有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工人阶级是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伐前夕,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筹建了北伐宣传队。由此可知
A.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B.共产党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
C.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D.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
6 . 浙江省某革命纪念馆长期开设《££££££》《光辉的历程》等特色专题展,也举办成人仪式、入党宣誓等活动,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最有可能是
A.开天辟地大事变B.星星之火可燎原C.转危为安救革命D.自力更生大生产
2021-09-23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6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指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者及其中国走狗的斗争正在迅速发展,代表南方各省的……民主反帝的广州政府军队不断推进,从而使军阀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列强受到沉重打击”。材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东北易帜D.护国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5年,张太雷和瞿秋白分别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完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是“积极的群众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1935年,齐燕铭也指出五四运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这表明,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A.反封建色彩并不浓厚B.开启了救亡图存的时代
C.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D.丰富了新文化运动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毅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有学者评价道:“这在80年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是空前的事。它冲破了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树立了一个敢于抗争的先例,对此后的中国外交产生了积极影响。”该评价主要是基于,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
A.实现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成功B.为解决山东问题提供了可能
C.展示了北洋政府不畏强权的决心D.成为“公理战胜强权”的典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五四运动之后出现许多以“平民”命名的中国社团,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平民周刊社等;以“平民”命名的报刊也很多,如《平民教育》《平民导报》等。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术开始下移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民众在救亡运动中的地位凸显D.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遭到摒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