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围绕如何处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发生了争论。一方坚持无产阶级应与资产阶级合作,可进入资产阶级政府担任官员;另一方反对合作,认为合作会导致放弃自己的原则,成为叛徒。后来双方都做了一定妥协。这
A.使新民主主义的道路得以确立B.为国共合作留下政治空间
C.表明了革命奋斗目标尚未明确D.否定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2 . 1918年,新民学会在长沙成立。1919年9月,该组织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的运动、湖南人民自治运动等运动;1921年,该学会会员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新民学会这一时期的发展
A.折射出民国学术环境的恶化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符合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D.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
2022-03-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到,清末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不外乎是“富国强兵”,而“五四”期间的中国人与之不同,他们明白当前的急务是把中国从列强的辖制下解救出来,他们团结群众的口号是“救国”。他意在强调
A.清朝末年中国人思想未觉醒B.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五四运动促成了民众的觉醒D.国人觉醒起始于五四运动
2022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广东农民运动因为政治环境的变化尚未发展到“亢奋”阶段即趋于停滞,而湖南农运很完整地呈现了这一过程。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一年间,全省农会会员数由三四万猛增到五六百万,中共在湖南的组织力量虽然最强但也无法与农运同步发展,进而导致农运“过火”。这一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急速发展得益于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B.北伐军事迅猛发展的大力推动
C.中共在湖南的组织领导力量最强大D.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不得人心
2022-03-13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一轮巩固卷1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毛泽东曾主持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课程。来自20个省区的300余名学生,在讲习所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社会实践。当时农民运动的斗争要求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打土豪,分田地”D.“抗战到底,始终不渝”
2022-03-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计划组建标榜国权、民权、人权“三权主义”的政党。《大公报》对此评论道:“盖奉方鉴于从来之武力万能主义,究难博最后之成功,且为南方军队精神训练之效果所刺激,故有确立主义,注重精神训练之倾向。”材料反映出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条件成熟B.民主共和成为统治阶层的共识
C.国民革命扩大了新思想的影响D.社会各界正逐步接受三民主义
2022-03-11更新 | 33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胡适在纪念五四运动时说,“以前的学生,不管闲事,只顾读书,政治之好坏,皆与他们无涉。从此运动以后,学生渐知干预政治,渐渐发生政治的兴趣了”,并认定“干预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参政意识
C.由学生发起并扩展到其他阶层D.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转型发展
2022-03-1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2年11月,中共在《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中明确指出,“在国民党中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及为工人阶级利益与自由的口号”,如果国民党与帝国主义者妥协,“吾人即宜反对之绝不容顾忌”。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
A.反对进行国共合作B.贯彻民主革命纲领
C.重视开展工农运动D.主张开展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有人认为:“1925年的中国比1919年更加凶险——内战更加残忍,军阀及其军队更加贪婪。”面对如此局面
A.国共合作继续北伐,立志推翻北洋军阀
B.共产党制定土地革命总方针
C.孙中山成立广州革命政府继续进行革命
D.青年学生发起五四爱国运动
10 . 随着所生代知识分子的兴起,五四时期出现了新的“平民观:即以阶级观念来诠释“平民”的思想内涵,称其为“劳动阶级”(亦即”农工劳动者"),担负着社会改造的重要责任。新“平民观”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B.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改造的主力
C.团结农工是革命的首要任务D.中共成立的组织条件日益成熟
2022-03-06更新 | 38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