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后,朱近之等五名重庆学生曾汇款到上海选购了《新青年》《新潮》《新教育》等十多种进步杂志。一些学生还组织起"新知识读书会"、"青年读书会"等小团体。材料突出表明
A.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性质B.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
C.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D.近代民主革命的新趋势
2021-12-02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1922年以来五四运动在各阶段教科书中的介绍(关键词)
            绍 (关 键 词)
1922年“壬戌学制”影响下中学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外交失败的结果;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惩办卖国贼;中心:北京、上海
1956年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突出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末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共产党人领导运动;参加人群与被捕学生人数减少;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与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表中关键词的变化趋势表明
A.教科书应该随时代发展而保持中立B.科技发展促进运动的政治意义凸显
C.历史教育应远离政治经济文化变化D.国家主义教育观念受到了高度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举办过六届,培养了800多名学员,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批干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
A.为革命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B.反映出农民阶级领导革命的趋势
C.加速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D.说明农民运动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4 . 有学者指出,近百余年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过程(如表)。由此可知(     
代表性事件民族意识觉醒过程
鸦片战争开始萌发
甲午中日战争初步觉醒
五四运动升华
抗日战争高涨

A.民族意识在反侵略过程中不断地增强B.民族意识与社会性质变化保持同步
C.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历史中逐渐形成D.列强侵华是民族意识形成根本原因
2023-02-1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2年5月,彭湃到广东海丰地区开展农民运动,起初并未获得农民的信任,后来通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大量培养农运人才,一年后,运动区域迅速扩大,农运会成员从数十人增加到二十余万人。这一变化反映出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A.提升了农民阶级的文化素养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快速发展
C.壮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D.依据革命实际调整斗争策略
2023-04-06更新 | 610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五四运动前,各方势力都没有正式打出“文化运动”的旗号。此前,新派人物的惯用词是“革命“改良”,而不是“运动”:五四以后,“运动”才成为舆论界的流行语,连“文学革命”的倡导者胡适也将“文学革命”称为“新文学运动”。这一变化反映出五四运动后(       
A.新思想成为社会主流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增强
C.白话文运动异军突起D.群众性力量日益受到重视
7 . 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陈独秀热情地宣布:“这是民主主义对君主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则开始以《新青年》为阵地,与李大钊一起关注劳工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这种变化说明
A.知识分子思想略显混乱B.新型政党成立形势向好
C.俄国道路成为大众选择D.资本主义道路已被拋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伐战争中,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而1928年,为阻挠刚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日本制造了“济南惨案”,南京国民政府为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命令部队绕道开进。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军事实力强B.军事实力遭到削弱
C.政权性质的改变D.北伐对象的变化
2022-01-13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建党初期,从事工人运动的共产党员好站在“革命大义”的高度论理。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共产党在宣传中突出“民族解放”的主张,尽量不使用“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口号。这种变化表明
A.工人运动的水平有待提高B.共产党对国情认识的深入
C.马克思主义宣传力度有限D.国民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
2022-01-22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27年7月28日,斯大林在发表的《时局问题简评》中指出:“在几个月以前,中国共产党人不应当提出成立苏维埃的口号”,“现在,相反地,成立苏维埃的口号可以成为真正的革命口号”。斯大林的论断反映了
A.斯大林对中国革命认识提高B.中国共产党受共产国际的指导
C.中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D.中国成立苏维埃条件完全成熟
2021-12-23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监测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