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023-03-05更新 | 370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22-01-20更新 | 236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学家傅斯年在言及五四运动时,提及这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人类生活的发挥,全以责任心为基石;所以五四运动自是今后偌大的一个平民运动的最先一步。”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启蒙与救亡D.民主与科学
4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2021-09-28更新 | 272次组卷 | 8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是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021-09-26更新 | 392次组卷 | 67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评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3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认为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在中国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观点(   
A.符合中国国情,在党内占主导地位
B.与中国共产党一大精神相一致,得到普遍认同
C.是导致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D.直接导致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形成
2021-07-20更新 | 287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曹汝霖。
2021-03-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8 .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2021-02-24更新 | 219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誓与列强争抗……”。该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禁烟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2021-02-10更新 | 211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下表显示了毛泽东的部分履历。表中信息折射出国民革命时期
时间履历
1924年1月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5年10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6年11月创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A.共产党放弃革命领导权B.国共两党阶级立场一致
C.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D.农民成为革命主导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