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A.鉴于政党政治受挫的现实B.说明其转向社会主义探索
C.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立场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2-08-28更新 | 836次组卷 | 23卷引用:复习第7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
2 . 如表为近代中国政府收回部分租界的时间和相关事件。据此可知(     
收回时间收回租界强祖国相关事件
1917年8月天津、汉口德国、奥地利中国对德奥宣战
1924年8月天津、汉口苏联苏联成立
1927年2月汉口、九江英国北伐战争
1929年11月镇江英国北伐战争
A.清政府善于利用国际形势维护主权
B.国民革命驱逐了外国侵华势力
C.中国政府和人民主权意识不断提高
D.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2022-07-12更新 | 673次组卷 | 15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34袁世凯复辟与北洋军阀统治-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3 . 口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是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如表列出了不同时期中国共青团的口号,对其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时期口号
1922—1925年“协助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
1925—1927年“到群众中去”“到农村去”“到军队去”
1937—1945年“全体青年武装起来”
1949—1956年“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1978—2001年“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2年以来“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
A.动员话语从公民话语转向阶级话语
B.动员内容从革命动员转向服务青年
C.动员方式由注重社会化转向政治化
D.动员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群众
4 . 1927年2月江西省农民协会出版的《农民画报》发表了一幅漫画《农民协会是农民谋解放的机关》,图右上方的人物代表“压榨阶级”,右下方人物举着“农民协会”的树杈,撑起“压榨阶级”往下压的杠杆,以解救被“压榨”的农民。据此可知,该漫画(     
A.旨在唤醒农民群众的革命觉悟B.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C.反映了农民阶级获取土地的愿望D.是根据地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佐证
5 .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前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是
A.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化时代”
B.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区域文化碰撞交融
C.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
D.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的五四运动
2022-06-25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精品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中共二大就“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作出了专门的决议案,独未对农民问题作出决议案;中共三大首次简略地提到有必要结合农民以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充分肯定了农民革命的伟大意义。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逐步意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B.意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组织的必要性
C.对中国实际国情有了深刻的认识
D.明确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022-06-03更新 | 761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09“23”年度周年纪念-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党史上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提出要“结合小农佃户及雇工以反抗牵制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打倒军阀及贪官污吏,反抗地痞劣绅”。提出这一议案主要是为了
A.响应“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B.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C.培养农民运动干部开展土地革命运动D.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2022-05-13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周年热点专题07中共三大召开100周年-备战高考历史复习之周年热点链接演练
8 . 1927年7月14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统一本党政策案》,规定:“凡列名国民党员,在各级党部,各级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中任职者,应自即日起,声明脱离共产党,否则一律停止职务。”该政策案的发布说明
A.蒋介石准备发动反革命政变B.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C.国民党右派极力破坏大革命D.国民党加紧镇压南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郁达夫曾经说道:“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其言论表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B.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信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D.提升了个人的主体意识
2022-03-19更新 | 758次组卷 | 10卷引用:中国近现代史专题06近代中国的政治——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探索-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备知识梳理与模拟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计划组建标榜国权、民权、人权“三权主义”的政党。《大公报》对此评论道:“盖奉方鉴于从来之武力万能主义,究难博最后之成功,且为南方军队精神训练之效果所刺激,故有确立主义,注重精神训练之倾向。”材料反映出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条件成熟B.民主共和成为统治阶层的共识
C.国民革命扩大了新思想的影响D.社会各界正逐步接受三民主义
2022-03-11更新 | 331次组卷 | 5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37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