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945年3月,国民政府拟定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语普及计划”:中小学校 以国语为必修课,公职人员和教职人员应首先使用国语,限期逐步实施。这一计划(     
A.提高了国民党政治威望B.激励了台湾的抗日斗争
C.旨在加快普及基础教育D.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2 . 美国学者韩丁在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高度赞誉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内战时,恰如《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       
A.见证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
C.承认并限制封建剥削和债务
D.废除了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露宿街头》
图片为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馆藏纪实摄影作品,1949527日,战地记者陆仁生摄于上海南京路。经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严格审查,由新华社首次公开发表,之后多家著名媒体转载刊登。时人称此壮举为解放军送给上海群众的“见面礼”,更多的人也由此断言:“国民党回不来了!”了

材料二   在上海战役初期,毛泽东就曾说过:“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打的不仅是一个军事仗,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仗,不仅要消灭敌人,还要保全城市,还要争取人心。”在194941日第三野战军公布的《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中就有一条明文规定:部队进入上海等大城市后“不住民房、商铺”。这就第一次把加强纪律性的思想提升到制度层面,成为解放军进城中的一条铁的纪律。

——摘自潘君祥《“仁义之师”进上海睡马路的历史解读》

材料三   进入上海是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难关,是一个伟大的考验。…共产党不是没有进过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大革命时代进入过上海、武汉、南京等地,但是又被赶出来了。这次进去是否还会被人家赶出来呢?现在还敢不敢大胆地说一个“不”字,主要是看我们自己。

——摘自《陈毅军事文选》


(1)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当时国人为何会“由此断言‘国民党回不来了’”。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进入上海是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难关”这一论断予以历史解读。
4 .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的一个山村,是我国革命的五大圣地之一,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对西柏坡的革命地位进行论证;(要求: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2-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给下图拟定一个主题,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B.成功的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南向北发展
6 . 中共十九大后,习近平带领政治局常委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按时间先后顺序,中共从诞生到全国执政主要经历了(     
A.土地革命一国民革命一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
B.土地革命一国民革命一解放战争一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一土地革命一解放战争一抗日战争
D.国民革命一土地革命一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
7 . 翻身农民获得了土地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农业生产。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口号下,努力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增添牲畜农具,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村经济面貌迅速改观。据此可知
A.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效显著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开展顺利
C.人民群众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D.土地改革保障了抗美援朝胜利
2022-05-22更新 | 39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7年11月底,蒋介石对攻占的解放区农地采取了“仍然归原业主所有,但应佃给现在耕种的农民继续耕种”的政策。这反映了国民党
A.践行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B.试图消解土地改革的影响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致力于推动乡村建设运动
2022-05-11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某次战役中,地方党政组织动员了90多万民工,精挑细选了5000多名技术好的船大做水手,驾船扬帆;当地渔民不但献出了自己的木船,同时还上船划桨,一夜过江七八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奉献,这场战役就不可能成功。该战役的背景是
A.革命中心发展到长江流域B.战略反攻序幕正式揭开
C.国民党主力军已基本消灭D.北平即将实现和平解放
10 . 1948年1月,中国民主同盟表示:今后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中立态度和中间路线(资产阶级民主路线)并积极主动地配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斗争,全力参与到反蒋抵美的爱国民主活动中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发生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纲领
C.两党政治纲领完全趋同D.社会矛盾变化影响民盟政策
2022-04-15更新 | 3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山东专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