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依靠了无数民工。孟良固战役中,一线常备民工将近8万人,二线民工15万人,后方临时民工50万人,远远超过参战部队人数。淮海战役动员民工总数更超过100万人。这说明(     
A.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B.孟良崮战役摧毁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C.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形成D.三大战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共产党照例攻击薄弱之点,先碾庄,然后在双堆集,而这时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却在徐州闲着没事。当这些部队终于出动时,他们被追赶、包围,在陈官庄一点点被吃掉”。这场战役(     
A.是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B.正式拉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属于解放军战略决战重要组成部分D.导致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3 . 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该日记可用于研究(     
A.建国初经济的恢复情况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C.新生政权如何得以巩固D.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问题
4 . 《论联合政府》宣教活动使工人、农民、士绅、地主、商人等各阶级人民都能够在《论联合政府》中找到与自身利益相符合的政策,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把“建立联合政府”等政治话语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言说方式,是对中共一整套新的政策体系、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接受与认可。此现象
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统一了各阶级人民思想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2022-04-06更新 | 42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06)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淮海战役期间,有543万的支前民工为解放军提供支援,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区,操着不同乡音,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誓愿:“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解放区土地革命的开展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D.国民党军队主力损失殆尽
6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下列史实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参加重庆和平谈判B.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C.消灭整编七十四师D.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大战役期间,国民党认为“大规模会战绝不是没有后方补给线的共军所能胜任的,不单是武器弹药的消耗无法补充,就是几十万人每天所需的粮食,亦会无法供应的。”这一论断
A.产生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C.符合此后战争的基本走向D.准确分析了民心的向背
8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A.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D.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
2021-09-10更新 | 996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3月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仿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9 . 1945年8月《大公报》曾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这则报道中的第三件喜事反映了
A.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B.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已实现
C.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
D.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