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5 道试题
1 . 《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意在
A.打开中国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
C.向中国大量投资D.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2022-03-17更新 | 314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据此可推知
表1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单位:银两
年度英国输华总值中国输英总值中国对英国贸易盈余情况
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
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
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
A.中国生产方式远优于英国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不明显
C.中国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D.中国传统商品仍有竞争力
3 . 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B.新的通商口岸的设置
C.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D.传统商路交通的没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闭关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军舰打开,再不能复合。这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没有过的巨变,中国所面临的差不多全是中国一向自负的传统文化中没有的东西,不但军舰从来没有,连随着军舰大炮带进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也从来没有。中国固有的生活方式和固有的意识形态,开始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在阵痛中,中国人选择扬弃、选择勇敢地面对……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载《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最早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指代汉族。1905年,他又在该报第6566号发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以汉族之义7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成为自觉书写“中华民族”之史的先驱。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族观念得以真正传播。孙中山明确倡导应以“大熔炉”为特色的美利坚民族为榜样,积极建设“一大中华民族”。1938年,爱国藏族人士青攘呼图克赶赴重庆慰劳前线抗日将士,在《康藏民众代表慰劳前线将士书》中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中华民族”一词的概念,在舆论的引导之下,因能简洁鲜明地体现与侵略者对立的国人之整体性、命运的共同性、生存发展的神圣感、团结合作的庄严性及对国内党派政治的互争局限之超越,最终成为不言而喻、广泛认同甚至难以动摇的神圣信念。

——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人民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族”观念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的历史作用。
5 . 曼彻斯特商会在1836年给英国外交大臣的呈文中提到,广州提供了年达三百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这使我们的印度臣民能够大大增加对我们制成品的消费量”。材料可用来论证(       
A.中国外贸处绝对优势地位B.中英战争对印度的影响力
C.中印市场对英国的重要性D.英国贸易入超局面的改变
2022-03-0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盖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以进口税率之低,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御,因以造成外商垄断之势力。而同时以出口税之不能免除,致应奖励对外贸易之物品,亦不能免税,此出口贸易之不能发达也。”这一制度
A.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表明关税起到保护国货作用
C.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出现D.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2022-03-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耆英在《南京条约》签订的第三天,主动对英国出让“领事裁判权”,认为让英国人管理英国人是免除争端最省事的方法。这本质上反映了
A.清朝吏治腐败B.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C.清政府奉行妥协外交政策D.清朝官员外交灵活务实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从上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信息,信息之间要有关联,阐述合理,有史实依据)
2022-03-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记述,尽管清王朝对与英国交战全无准备,但传统的御外攘夷的武库已经为道光帝编制了“剿”“抚”两套程序。在战争的初期,清王朝由“剿”而“抚”,后又回到“剿”的套路上去,一波三折,回旋再现。这说明清政府战败的直接原因是
A.专制制度腐朽B.社会阶级矛盾激化C.战略方针失当D.统治集团虚骄自大
10 . 清政府认为中英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规定,是中国外交的胜利。在他们看来,新税则避免了地方政府和官吏额外加税,税率也比先前略有提高,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会因此减少,而领事裁判权是“以夷制夷”。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防范了地方官吏胡作非为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C.从实际上捍卫了国家利益D.认为鸦片战争虽败犹胜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