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
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
2023-03-17更新 | 81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这一特权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逞凶肆虐、走私贩毒、进行各种犯罪的护身符。他们可以凭借这一特权在中国杀人越货,横行无忌,而每每逍遥法外。这一特权指的是(     
A.协定关税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开放通商口岸D.领事裁判权
2022-12-06更新 | 75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蒋廷黻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样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这段话中体现了他观察历史现象的主要思想方法是(     
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B.以主观认识代替客观事实
C.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解释历史D.以平民阶层视角观察历史
4 .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2022-10-15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广东·模拟预测
5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发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豪言壮语,表示不怕“夷船坚厚”,齐心协力,“操戈御敌”,“务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 。这些言语体现了(     
A.中国社会盲目自大风气盛行B.华夷观念迟滞了中国发展进程
C.坚船利炮推动中华民族觉醒D.广东民众抵抗侵略的爱国情怀
2022-04-17更新 | 31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阅读下列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至图三条约各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
(2)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为什么?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在条约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2-08-26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著述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中国不情愿地被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直接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列强扩大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市场
B.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入侵逐步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8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2020-01-18更新 | 411次组卷 | 4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陕西安康·期末
9 . 晚清爱国诗人张维屏在诗中写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关于此次斗争说法正确的是()
A.斗争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只局限于保卫家乡不值得称颂
C.清政府对斗争采取了支持的态度D.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2022-06-29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1-22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10 . 《三元里抗英斗争简史》记载:“会中,群众歃血为盟,推举了军事领袖,布置了作战计划。会后,分头进行,韦绍光四处号召乡民,奋起抵抗;何玉成动员南海、番禺、增城一带社学团民……江本真等率义勇准备参加作战;林福祥率水勇驻扎在石并桥。“由此可知,三元里人民抗英
A.斗争的形式具有多样性B.是中国近代抗争的开始
C.具有一定的组织计划性D.代表中国民众普遍意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