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件重大事件
18401842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世纪90年代
19001901
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8401842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材料二 照片,能够定格历史,珍藏记忆,见证历史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90年代列强侵华的特点。
(2)指出图1、图2中人们在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相似情感背后的差异。
(3)针对图1与图3体现的历史事件,从外交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4)指出图3、图4反映出国际格局发生的变化
2021-09-0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则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而就清王朝的衰败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获得的新力量来看,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鸦片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459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其中说: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照样会爆发”的原因,并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在鸦片战争与抗日战争中一败一胜的历史中能得出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长河中,城市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材料一: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中四个与南京有关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摘编自刘妙雄等《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的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从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主要影响。
(2) 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3) 图1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口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
2018-12-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 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

材料四: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的理由是什么?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说明什么问题?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4)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1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培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