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战后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勒索大量赔款B.协定关税C.取得领事裁判权D.割占香港岛
2 .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逐步接受了西方设定的国际秩序,认识到自身权益是条约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是由“天下共主”单方面施恩,而是“恩怨报施,各有其分,不相凌越”。清政府的这一观念
A.以反击列强侵略为核心B.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
C.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体现了国家主权意识的强化
3 . 清政府认为中英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规定,是中国外交的胜利。在他们看来,新税则避免了地方政府和官吏额外加税,税率也比先前略有提高,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会因此减少,而领事裁判权是“以夷制夷”。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防范了地方官吏胡作非为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C.从实际上捍卫了国家利益D.认为鸦片战争虽败犹胜
4 .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清政府与外国的条约中有这样一项条款:曲在内地商民,由地方官究治;曲在英人,由领事馆究治,此系为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结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室碍。该条款产生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B.缓和了中英之间的矛盾
C.促进了中英之间的友好交往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6 . 马克思指出:“与此同时,在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马克思意在说明,鸦片战争
维新思潮的涌动
反洋教斗争逐渐展开
反清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晚清的自救运动

A.动摇了大清王朝统治根基B.激发了中国人的反抗意识
C.直接引发了中国抗英斗争D.打破了清朝天朝上国迷梦
2021-11-21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以下资料可以作为研究虎门销烟直接证据的是
A.虎门销烟池遗址B.电影《林则徐》
C.虎门销烟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D.[英]蓝诗玲著《鸦片战争》(2015年)
8 . 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的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这一状况的出现
A.导致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B.根源于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重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负担D.将改善中国外贸的不利局面
9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2021-07-24更新 | 743次组卷 | 94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英国学者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道:“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该评论
A.意在论证清政府的腐朽无知B.指出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C.掩盖了英国侵华的真实意图D.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