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益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南京条约》刚刚签署后的1843—1844年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五个港口的关税总收入约为237.2万两白银,其中,广州占比85.6%,是排名第二的上海的18倍。1852—1853年间,广州的关税收入占比下降到62%。1882年,上海的关税收入是广州的3.8倍。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对外贸的顽强抵制B.上海拥有比广州更坚实的经济基础
C.世界市场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D.五口通商使广州丧失外贸垄断地位
2024-01-26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中国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54年茶叶的出口量是鸦片战争前的2.8倍,生丝出口量是鸦片战争前的12.5倍。这一变化(     
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2023-09-01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说明中国(     
A.长期封闭的国门被迫打开B.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C.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D.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皇帝“上谕”中提及英国时,动词多用“开恩”“示恩”等词句。当时大多数君臣将西学与“奇技淫巧”等同,笔记中依然将域外诸国统统贬称为“蛮、貊、夷、狄”。由此可知,该条约最可能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7年,英国议会下院提交的报告书指出,1843—1846年,英商对华正当贸易大多数亏损约35%~40%。马克思也认为“1843年的条约,不是扩大了美国和英国对中国的出口,而只是加速和加深了1847年的商业危机”。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导致了英国贸易亏损B.巩固了中国的贸易优势
C.刺激了英国工业制造D.给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
2022-12-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2022-12-04更新 | 71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描述了清政府与列强签约中的部分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A.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B.仍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D.展现大国外交的博大胸怀
2022-12-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8 .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2022-10-15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株洲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9 .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有80万人,而英国当时全国军队也只不过20万人,侵华远征军最多时仅2万人,中英兵力如此悬殊,但中国还是以失败告终。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避战轻敌B.国家综合实力的差距
C.中国实行闭关锁国D.民族抵抗意识的丧失
10 . 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首开赔款、割地恶例的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