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岁入。此外,第二年缔结了一个补充条约,承认英国人在刑事案件方面的治外法权;条约还包括一项最惠国条款,保证英国人享有中国在将来准予其他国家享受的附加特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及其对应的影响。
2022-10-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英国人马尔丁说:“鸦片贩卖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毁坏了不幸福的人底精神生活,而且还毒杀了他们的身体。鸦片贩卖者时时刻刻向贪欲无厌的吃人神贡献新的牺牲品,而充当凶手的英国人和服毒自杀的华人,就彼此竞争,向吃人神的祭台上贡献牺牲品。”这段史料无法论证(     
A.鸦片贸易的非正义性B.虎门销烟的必要性
C.鸦片对国人的危害性D.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3 . 鸦片战争时期,负责与英国交涉的大臣琦善在给英国公使的照会中说:“本大臣爵阁部堂”之所以叠次照会嘱令交还定海(当时英舌)者,亦正欲显有恭顺实迹,以便代恳恩施,冀行久远……倘其间稍失恭顺,本大臣爵阁部堂已先获陈奏不实之咎,自顾不暇,焉能再为贵国筹画?这一史料可用于说明(       
A.清朝近代外交观念出现B.官僚阶层的天朝上国意识
C.统治者推卸战败的责任D.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2022-06-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重要依据和基础。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鸦片战争的过程
C.鸦片战争与近代化D.鸦片战争的结果
2022-04-06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本史料记载一场侵华战争:“先是印度太守哈其痕,从广东领事贤利哑兹托所请,派遣军舰来中国,……军舰二十艘,载大炮百四十门,发自新嘉坡(新加坡),六月十二日达亚玛港,亚玛港在广东香山县南,……十八日将先取中国咽喉要地,发而向(浙江)舟山岛定海。”这场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尼布楚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3-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1840—1900年列强侵华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赔款白银2亿两;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

据史料概括指出列强侵华呈现的发展趋势。
2022-01-0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5讲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夏尔尼离开北京前起草了一份信件,将英国政府及东印度公司委托他向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转达给乾隆皇帝。要求(摘录)如下:请…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洋行,买卖货物。

请…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国商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行收歇,存放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之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凡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特别优待,赐予免税。此外,还提出允许英国在华自由传教的要求。

——马戛尔尼著《乾隆英使觐见记》

材料二   乾隆皇帝收到马戛尔尼的信件后,随即颁发敕谕,答复(摘录)如下: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京城为万方拱寂之区,体制森严,法令整肃,从无外藩人等在京城开设洋行之事,是尔国欲在京城立行之事,必不可行。天朝尺土皆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至于夷商等出入往来…若竟毫无限制,恐内地民人与尔国夷人间有争论……核之事理,自应仍照定例。夷商贸易往来纳税,皆有定则。西洋各国均属相同…惟应照例公平抽收,与别国体办理。天朝自开辟以来,圣帝明王垂教创法,四方亿兆,率由有素,不敢惑于异说…华夷之辨甚严,今尔国使臣之意欲任听夷人传教,尤属不可若尔国王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属遵功令…定当立即驱逐出洋。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江编(军机处)上谕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戛尔尼提出的要求”和“乾隆皇帝的敕谕答复”分别作出合理解释。
8 . 浙江巡抚刘韵珂在道光二十ニ年二月(1842年)上奏论道:与其消耗大量军饷调集大军与英军作战,不如一次性向英国赔款,后者不过是白银几千万两,而前者很可能就是无底洞,最终道光皇帝接受《南京条约》的赔款要求,而放弃了与英军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这段史料直接表明
A.《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平衡利益下做出的选择
B.《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虽败犹胜
C.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己意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丧失
D.地方官员蒙混皇帝导致《南京条约》的签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蒋廷黻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样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这段话中体现了他观察历史现象的主要思想方法是(     
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B.以主观认识代替客观事实
C.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解释历史D.以平民阶层视角观察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对华贸易总额为96.9万英锈,此后连续增长,1845年增至239.5万英镑,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6%。一直到1869年,英国对华的进出口贸易在中国全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维持在91%和76%的水平。从商品结构来看,1870~1890年间,中国每年进出口的鸦片价值约800~1200万英镑,是最大的单项进口货物。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1950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了经贸关系。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参加了对华“封锁、禁运”,把已经打开的中英贸易大门几乎关闭。1957年,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宣布把对华限制降低到与苏联、东欧的同等水平。1972年,中英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1980年,中英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同时,合资经营、技术转让、设备引进等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也逐步发展起来。到1989年底,英国成为欧洲在中国的最大投资国。

——据王鹤《中英经贸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英贸易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英贸易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