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列强的商品倾销
D.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2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2017-10-26更新 | 362次组卷 | 42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体育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表,据此可知
年代“天朝”使用频率“中国”使用频率
道光最初10年50余次不满10次
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6次5次
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6次14次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4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对中国而言,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5 . 《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A.与清朝关系友好
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C.侵犯了中国领土
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6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中国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人来华传教游历
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争后放弃宗藩朝鲜
8 . 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订了《虎门条约》,该条约确定了进口关税率在货值的4%到13%之间,平均为5%;出口税在1.5%到10.75%之间。该规定表明
A.清朝取得以较低关税向英国输出商品的权利
B.从长远来看低关税有利于中英两国间的贸易
C.清政府实际上放宽了对英国输华商品的限制
D.对清政府的生丝、茶叶和瓷器出口更为有利
2017-08-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
A.日本B.美国C.德国D.英国
2017-08-04更新 | 2047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家马勇在《近代史的几个问题》说道:“贸易失衡是贸易交往中常见现象,消除失衡,重建平衡,原本就是政府的责任。可惜的是,大清帝国的乾隆帝、嘉庆帝不明此理,而英国人也缺少足够的耐心,”根提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B.天朝上国的心态是导致大清皇帝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
C.英国曾经为和平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作出努力
D.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对英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造成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