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公布颁行,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的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这(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败因B.说明各界对条约内容漠不关心
C.反映了国人的愚昧无知D.表明晚清仍具有天朝上国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8年,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这种变化表明(     
A.五口通商的危害减弱B.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不平等条约危害加强D.国人主权意识逐渐增强
3 . 1844年,在中美《望厦条约》谈判时,美方提出美国船只进口停泊,“请中国统辖护理,倘遇别国凌害,仍请中国代为报复”。而清朝谈判代表耆英却要求修改为“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湾泊,仍归各领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经营,中国无从统辖。倘遇有外洋别国凌害合众国贸易人民,中国不能代为报复”。这反映了(     
A.耆英坚决捍卫国家主权B.美国未能获取侵略权益
C.清廷缺乏外交主权意识D.中国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2022-07-06更新 | 118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市学则优教育培训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参战兵力在七千到两万之间,清朝苏、浙、闽、粤四省及其他各省增调兵力总计约二十五万八千人。然而,在大多数战斗中,双方兵力相距不远,甚至在定海、沙角、镇江等作战中,英军人数占了优势。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清朝军事装备优于英国B.军队调度决定战争胜负
C.清王朝的战败纯属偶然D.军制差距影响战事走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英国借此发动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2021-10-27更新 | 992次组卷 | 5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平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7 .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B.军事技术的落后
C.英国的坚船利炮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2021-10-23更新 | 432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清政府腐败落后
C.缺乏国际制约机制D.英国具有经济、军事优势
2021-10-1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平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9 .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D.学习西方技术
2021-09-25更新 | 267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平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10 . 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中英《南京条约》的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在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表述中,均把清政府排在前面。这表明清政府
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遵守近代外交规则D.维护传统宗藩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