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鸦片战争前,丝的出口每年最多只有一万多包,一般只有几千包,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增加到二万二千包;战前茶叶出口每年大约五千万磅,而道光二十六年超过八千万磅。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对外贸易格局发生改变B.丝茶的市场依存度加深
C.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出现D.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商A·马塞松在回答议会中国贸易特别委员会质询时坦承:“如果没有鸦片贸易,棉织品贸易也就不会发展;如果装载棉织品的船不携带鸦片的话,该船恐怕连路费都赚不回来。”这一对话反映了当时(       
A.鸦片走私已取代棉纺织品贸易B.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出
C.英国以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禁烟运动严重损害英国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统计出记载道光时期(1821-1850年)两种外交史料中,关于“天朝”与“中国”使用频率的变化:最初十年使用的“天朝”次数达50余次,而“中国”不足10次;1836年4月至1838年5月之间,使用“天朝”次数7次,使用“中国”次数19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禁烟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B.长期推行的海禁体制被打破
C.前后记载者思想观念的不同D.中外交往的扩展冲击传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无数的农产品廉价原料与农民血汗一起,从海关毫无阻挡地流向国外,中国农村剩下的只有贫困和愚昧”;新兴的非农经济仅限于条约口岸,对传统农村经济几乎没有外部效应。该学者意在强调(     
A.传统小农经济走向解体B.城市发展与农村完全脱节
C.开埠通商促进近代工业发展D.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摘自《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部分内容,其共同之处在于
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条件
C.中国开始主动进入了资本主义市场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性需求
6 . 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因为现有关税平均为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B.对外政策灵活变通
C.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D.受西学东渐影响大
2022-03-24更新 | 320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7 . 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之后西方列强与中国订立条约时均援引此款。1871年中日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时,则首次取消了"一体均沾"的条款。这反映出
A.传统的宗藩国家体系逐渐解体B.中国面临的列强侵略压力减轻
C.清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增强D.洋务运动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2022-03-22更新 | 1049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意在
A.打开中国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
C.向中国大量投资D.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2022-03-17更新 | 322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1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卷
9 . 下表是1837-1838年中英贸易情况,由表格可知英国进行鸦片贸易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国对英贸易
正当贸易鸦片贸易总值总值出(+)入(-)情况
1837.7-1838.6220万340万560万310万(-)250万

A.扭转贸易逆差B.丰富商品种类
C.满足中国需求D.制造开战借口
10 . 陈旭麓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而协定关税,新的关税比有的自主关税还要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他们的外交是成功的。这表明当时的人
A.认清国家发展短板B.把握世界外交潮流
C.缺乏近代治国理念D.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