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以来,欧洲画师以来华传教士的记载为素材,绘制了不少有关中国的图画。其内容包括宫殿、桥梁、民居、生产工具、乐器、船只等等。

(图:18世纪意大利铜版画,“带有欧洲建筑风格的皇宫午门”)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报纸、画刊对中国情形的描绘越来越多,如详细的北京城市格局、皇家园林、城市街景;科举考试、士绅家庭生活、市集摊贩、市民观看西洋镜、北京人的“下午茶时间”、中国的节日;联军进入北京城、缴付战争赔款、天津炮台、清军形象;此外还有天津的使馆、天主教堂、教会学校、演出英国戏剧的汉口剧院等。

(图:1879年的美国报纸,“野蛮的穷人无法理解我们文明共和国形式的政府”)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西方画师笔下的中国形象”为题,解读上述现象。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7-12-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历史试卷
2 . 下图为1843年前后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对比,造成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更多通商口岸的开放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
D.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3 . 有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重点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为英国殖民侵略做辩护        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要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 . 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
①《五口通商章程》
②《天工开物》
③《天朝田亩制度》
④《各国律例》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5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B.“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C.“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
D.“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7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于中国而不归中国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无穷”的是
①建立租界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开设工厂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 . 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给英国丢脸的战争。”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2017-10-26更新 | 362次组卷 | 4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