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D.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
2 . 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

上述两种观点
A.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目的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
B.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合理
D.二者都认为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
2020-07-11更新 | 1595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鸦片战争……根本问题在于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张馨保(《林则徐与钦差大臣》):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热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指鸦片战争)。
上述两种观点
A.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目的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
B.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合理
D.二者都认为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
2020-07-03更新 | 42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英国流入中国的白银,在1781—1790年间和1800—1810年间分别达1640万两32600万两,这种有利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后来向相反一端倾斜:1831—1833年间将近有1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不断深入B.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贸易D.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5 .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若需变动,须经英方同意。这一规定破坏了我国的
A.领土主权B.关税自主权C.司法自主权D.领海主权
6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为维护英国在列强对华关系中的领导地位,英国遂从中国攫取了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协定关税的特权
2020-05-03更新 | 78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
C.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D.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
9 . 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清政府仍不承认这场冲突是一场"战争",而更倾向于是一场"边衅":官方文书中也把英国人被看作是"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这表明清政府
A.认识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B.对殖民者的本质认识不清
C.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D.无力应对国家安全的危机
10 . 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考试
A.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B.全力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服务
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