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原因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中华民族丧失了近二十年的宝贵光阴。”材料主要表明鸦片战争(   
A.惊醒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对清廷造成实质震动
C.使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使清政府认识到近代战争的残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开埠以来,英国政府在香港推行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哲学思想,实施“积极不干预主义”政策。这使得远离英国本土,又与中国大陆的交通联系不方便的香港,只有在经济上实行开放,才能够弥补资源稀缺、劳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劣势。此外,香港不仅具有世界天然良港一维多利亚港,还是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国经济贸易活动进入南中国的经济地区及广大腹地的重要门户,而且也占据着亚洲航运和贸易的有利中心地位。同时,香港所处时区的特殊性,使其弥补了欧、美两大金融市场开市和收市时间上的间隙,从而保证了国际金融交易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运转,这为其发展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条件。

——摘编自高成华《香港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材料二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这是我国当时经济规模最大、启动最早、业务功能最齐全的保税区。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行主动探索,2013年,正式成立了上海自由贸易区,希望将其建立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贸区,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服务全国,促进各地区的发展。

——摘编自王德恒《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研究--基于政治经济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香港自由港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上海自由贸易区和近代香港自由港的不同。
2021-07-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1912-1919年,北洋政府的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五四运动前,民主科学推动着人们思想不断更新。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震撼,也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1919年5月外交交涉的失败直接推动了五四风雷的到来。……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孔雀《五四运动爆发原因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021-07-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清代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到了1843年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中国进口税率长期低于出口税率。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海关主权丧失B.反侵略战争失败
C.列强商品输出D.自然经济的抵制
2020-07-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还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伞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现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四   一八七八年,唐廷枢开办开平煤矿时,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建议修筑开平至北塘的铁路,由于李鸿章的支持而获批准。旋因守旧派的反对,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唐延枢被迫改为开抱运河,由于开把运河失败,再获批准。一八八一年六月,在英人金达指导下,铁路终于通车。但守旧派又群起攻击,清政府逗以“震动皇陵”、“伤害庄稼”为由下令查禁,经李鸿章多方努力,铁路才得以保留。修一条九公里长的铁路,竟然几起几落,中国铁路产生之艰难,实难想象。

——摘编自李开第《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李鸿章主张修建铁路的理由,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修建艰难的原因。
2021-04-1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民族意识的觉醒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上不可缺失的重要的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强国。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和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和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才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既是肯定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重大打击”及“自强运动”历史事件分别指什么?作者认为中国遭受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什么进步之处?这种进步因哪一战争的失败而引发?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实现国民拥有政治权利的途径。
2021-04-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爆发原因,费正清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造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材料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肯定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未揭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8 .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
C.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购买力低下
2020-04-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7年,清政府撤销其他口岸,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当时关税税率大体为进口税率16%,出口税率4%。1842年,《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英商交纳进口、出口货税的标准须与英人“秉公议定则例”。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

——摘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材料二   争取关税自主、收回关税主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内容。1923年,广州政府拟收回海关用人管理权,英人因此派兵占领海关,中共中央号召各区及地方同志召集全体紧急会议,筹备联络各团体发起剧烈的排斥英货运动。1924年,恽代英撰文指出:“我们现有的关税制度,正是国际资本主义征服中国最重要的武器。”邓中夏也撰文指出:“欲救中国,必先收回关税主权。”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发动和精心组织下,北京3O多个团体召开关税自主国民示威运动大会。

——摘编自董振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关税自主活动》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关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关税自主而进行的努力,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缴纳。

材料二   1937—1941年,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候,日本230玩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多人。中国军人阵亡130万人,物资损失价值500多亿美元。平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材料三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条约。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丧失了哪些权力。结合所学分析,从政治文明角度简述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指出材料三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事件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能够影响一国国际地位变化的根本性因素。
2020-03-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