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希特勒德国的失败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直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人民还在为之反思。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在经历了这样一种灾难性的集体经验之后,只有克服了简单地把自己当作某种历史过程的牺牲者的倾向,才能够建立一种新的共识,唯有如此,这个民族才能最终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


阅读材料,对上述学者的观点,请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选任一例加以论证。(要求: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2 . “19世纪中期的近代中国”主题学习探究。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历史阶段特征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1)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点?

探究二开埠通商

(2)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近代中国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的结果?对比两图,分析指出通商口岸的空间分布变化。

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又带有新的时代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论证说明。

2017-12-22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一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3 . 下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舰对比图,这从侧面突出反映了( )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B.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C.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距D.儒学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4 . 1786——1833年中国白银出超和入超数督统计表(单位·海姜两),阅读下表,分析其变化,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贸易年度 1786 -1788年1809 -1811年1826 -1828年1831 -1833年
贸易出超(+)/入超(-)+40,480,479+22.245.459-9.943 ,622- 17 ,016,593
A.中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鸦片贸易导致白银外流D.五口通商便利外国商品销售
5 . 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6 .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保持着中国最大贸易口岸地位。1865年后,上海已经稳固地确立了其海外贸易的首要地位。以下对两地经济地位的分析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有利于提高上海地位
B.鸦片战争后上海地位的确立根源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C.明中期后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造就其鸦片战争前地位
D.鸦片战争后广州地位下降主要原因在于落后的传统观念
2018-03-26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1839年4月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机密信说:“我以最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

——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府是怎样获取了“最适意的满足。”

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材料三1928年1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城……不久,遂川人民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工农红军走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分析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2017-12-25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一年级历史 大题易丢分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8 . 自1843—1850年道光去世前8年,政府一再下令练兵设防,整顿吏治,理顺财税,意图挽救。可惜这些并没有超出战前所有政令,从中看不到一条是由战败得到的新启示。这一现象
A.根源在于社会体制的落后
B.道光皇帝应负有完全责任
C.主要源于新思想没有实践
D.导致了洋务运动逐步兴起
2018-04-2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历史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

(1)概括材料一作者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指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材料二1919年初,北洋政府向巴黎和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

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国签订协议,英美等国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

(2)结合所学,指出1919年中国“废除外人在华特权”的结果。分析1943年英美等国在华治外法权被废除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的方针、政策。

(4)综上,概括以上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2017-12-18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一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