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时有变化,如:在1845年,输华商品总值为239万英镑;1850年则为140万英镑。但始终未能达到英国人的预期,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抵制B.英国获得在华设厂权
C.洋务运动的开展D.美法加紧了商品输出
2 .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这场战争(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传统外交格局受到冲击B.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C.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2023-05-19更新 | 511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学者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文中描述到:“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一“会合”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商A·马塞松在回答议会中国贸易特别委员会质询时坦承:“如果没有鸦片贸易,棉织品贸易也就不会发展;如果装载棉织品的船不携带鸦片的话,该船恐怕连路费都赚不回来。”这一对话反映了当时(       
A.鸦片走私已取代棉纺织品贸易B.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出
C.英国以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禁烟运动严重损害英国利益
6 .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额从420万英镑涨到840万英镑,几乎翻了一番。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B.改革开放政策促进
C.双方贸易地位不对等D.中国市场还不够开放
2023-02-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40年代起,东南沿海一些城市迅速繁荣起来,其中以上海发展最快。自50年代中期起,上海的出口贸易占全国出口的一半以上。这一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协定关税”的影响B.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受“五口通商”的影响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8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称之为通商战争。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国则希望维持现状;关于通商问题,英国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求维持原状。”这一评述意在说明(     
A.禁烟运动是战争的诱因B.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
C.英国蓄谋已久发动战争D.战争主因是中西文明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获得领事裁判权。对此,清政府认为:“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据此可知清政府(     
A.囿于华夷之辩B.放松对社会秩序的控制
C.奉行妥协外交D.缺乏近代司法主权意识
10 . 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杜莎夫人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其发出的宣传单上印的大字是“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由此可知(     
A.虎门销烟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英国意图掩盖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C.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偶然性D.清政府积极推行禁烟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