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中最大的怡和行经营者伍秉鉴拥有资产超过2600万两白银,约为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怡和行巨额投资美国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等现代金融项目,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据此可知,当时(     
A.私商可以进行大规模外贸B.中国掌握对外贸易主动权
C.民间仍有了解世界的渠道D.地方经济势力与外部勾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英国领事阿礼国曾说:“《南京条约》确定的狭窄的范围和很有限让步的原则,实际上是承认了过去的传统,它是无法改变那种仅是口头声明平等而事实上背道而驰的情况的。废除这种原则并重建一个不同的基础,看来是为我们政治上的平等所必需的。”这说明《南京条约》(     
A.打破了清朝传统的封闭体制B.受到中国军民的强烈抵制
C.未使英国侵华意图完全达成D.基于中英平等基础上签订
3 .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材料中所涉及的战争(     
A.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正式启动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2-07-12更新 | 2001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英国漫画家吉尔雷创作的漫画《在北京朝廷接见外交使团》,该画于1792年9月出版,经常被引用以形容中国乾隆皇帝面对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时高傲、自大、不屑的样子。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发生在1793年,且单膝跪地是当时欧洲王宫标准的觐见礼。这表明(  )

A.历史解释决定历史存在B.史料实证影响历史存在
C.历史认知应具备前瞻性D.史料实证需要严谨客观
2022-06-26更新 | 1119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2年地处上海附近的吴淞镇,因地扼中外船只入港要口,备受各方青睐,昔不过三里之市场,今则自镇以南马路日增。在这之后,江南港口城镇大为发展,是因为
A.西方列强开设工厂B.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C.清政府的自强运动D.江南自然经济已瓦解
2022-05-07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美籍华人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之间冲突……当二者相遇时,冲突不可避免,中国的失败也同样不可避免。此观点
A.掩盖了发动战争的侵略性B.反映了战争发生的真实目的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必然性D.表明了中国战败的不可避免
2022-04-30更新 | 499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广东籍侍郎罗惇衍在其奏疏中说,当地“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一奏疏
A.痛斥了地方民众的媚外行径B.反映了部分官员的保守心态
C.折射出西方列强的丑恶嘴脸D.预示中国外交理念的近代化
2022-04-28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战前中外贸易由行商控制。五口通商后,外人虽可自由选择商人交易,仍须通过买办。(买办)除了经办本埠业务,且不时深入内地,收购茶、丝,推销进口商品,转手之间,千金可致。自是沿海人民“争附洋人”,不少人成为巨富,但亦因与外人接触,而习于西事。买办的出现(       
A.体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特征B.不利于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C.直接导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D.引发了崇洋媚外的社会思潮
2022-04-27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 )
A.论证了民族国家应该从战争中学会战争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寻求解读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理由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2022-04-26更新 | 31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文综月考历史试卷
10 . 鸦片战争前,英国本土报刊《泰晤士报》对中英鸦片贸易的报道常常呈现出“愚昧”与“知识”、“无序”与“法制”的二元对立,在此过程中,英国常被赋予“文明”“现代”的标签,而中国官方和民间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由此可见(       
A.社会舆论左右英国对华政策B.中国将面临英国更多的挑衅
C.工业文明比农业文明更先进D.清廷意图和平解决中英争端
2022-04-24更新 | 698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