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表为1849—1852年上海贸易发展情况表。这表明,当时中国(     
进口出口
年代货运
船(只)
吨位价值
(美元)
年代货运
船(只)
吨位价值
(美元)
184924982975725918492598771358182
18503715308803818185034144642100506
185154276341216922185153266974615533
185266387602094971185270405927980747
A.仍然处于贸易出超的地位B.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
C.成为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地D.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2020-11-1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新时代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给首相的机密信中提到:“……鄙见以为中国方面这次可耻的挑衅行为,乃是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害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这是把帝国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这一史料可以印证
A.英国实现了对华的商品倾销B.中英鸦片战争的实质
C.鸦片战争爆发源于禁烟运动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020-10-31更新 | 29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1843年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这一史料可以说明
A.中美两国可以平等贸易B.清政府力图维护国家权益
C.中国关税自主权遭破坏D.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合理性
5 . 浙江巡抚刘韵珂在道光二十ニ年二月(1842年)上奏论道:与其消耗大量军饷调集大军与英军作战,不如一次性向英国赔款,后者不过是白银几千万两,而前者很可能就是无底洞,最终道光皇帝接受《南京条约》的赔款要求,而放弃了与英军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这段史料直接表明
A.《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平衡利益下做出的选择
B.《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虽败犹胜
C.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己意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丧失
D.地方官员蒙混皇帝导致《南京条约》的签订
6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

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

英国走私鸦片的飞剪船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鸦片战争的过程
C.鸦片战争与近代化D.鸦片战争的结果
7 . 下表内容摘自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官员的上疏,对此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人物奏疏内容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浙江巡抚刘韵珂“该夷……漂泊于数万里之外,其众皆以必死为期,万夫一心,有进无退”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清军统帅奕经“所有宁波一带,山势陆路,汉奸处处为之导引,反较我兵熟悉。……官兵虚实,逆夷无不尽知”

A.第一手史料的叙述是切实可信的B.当事人的叙述可能有偏颇和掩饰
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D.清朝官员能够把握敌我双方态势
8 . 史料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我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④香港岛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9 . 1821年至1840年间,中国至少有1亿元(按当时西班牙银元价值折算)以上的白银流往英国、美国、俄国等国,约占当时银钱总流通量的1/5,即当年清政府财政总收入的1/10。这主要缘于(     
A.清政府对外闭关锁国B.中国官方外贸连年亏损
C.中国小农经济占优势D.列强对华大量走私鸦片
10 .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C.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2019-10-17更新 | 29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