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1839年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奏折写道:“又查另有一二夷船惯搭穷民出洋谋生,不要船饭钱文,亦带到各夷港,有人雇用,则一年雇资俱得该船主取去,满一年后乃按月给予本人工资。”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扩展B.不平等条约有巨大危害
C.华工对开发美洲有巨大贡献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解体
2 . 1841年5月,英军炮轰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于保纯向英军求和,并与英方代表义律签署停战协定《广州和约》,规定“所有外省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赔款600万元。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D.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公布颁行,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的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这(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败因B.说明各界对条约内容漠不关心
C.反映了国人的愚昧无知D.表明晚清仍具有天朝上国观念
4 . 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士大夫不再沉浸在“天理”的探寻之中,而是以满腔的热情去研究世界以及边疆的史地之学。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A.君主专制的不断弱化B.社会现实环境的推动
C.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4年2月,美国派往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团抵达澳门后,公使顾圣提出北上赴京向中国皇帝面呈国书和订立和约的请求。并抄送《南京条约》等中文本以供美国使团参考。而两广总督程矞采在回复顾圣时坚持美使团应该在粤候旨,而不宜赴京面圣,且认为中美两国无须缔结条约。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官员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美国追随英国在远东站稳脚跟
C.清政府的举措受限于传统思维D.中美相互妥协实现利益最大化
6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凡英国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此规定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B.领事裁判权C.居住及租地权D.贸易自主权
9-10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7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2021-11-28更新 | 797次组卷 | 16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鸦片战争期间,英方屡次投递《致中国宰相书》,均没有得到回复。原来清朝对外制度中有规定,对于转呈“天听”的外国文书,若有悖逆字样,不得上送以亵渎圣明,否则将以“大不敬”论处。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固守天朝上国思想B.外交官员腐败不堪
C.注重维护国家主权D.错误判断战争形势
9 . 19世纪前期,清朝统治者说:“制夷要策首在封关,无论何国夷船,概不准其互市,而禁绝茶叶、大黄,有以制伏其命”,“中华能制外夷者在此,而外夷受制于中华者也在此。”据此推知,清朝统治者
A.世界认知贫乏B.推行朝贡贸易C.禁绝海外贸易D.防范侵略得当
10 .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2021-10-27更新 | 992次组卷 | 5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