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 .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
B.签订《北京条约》
C.香港回归
D.签订《马关条约》
2019-08-14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理)
3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开设工厂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018-12-2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7、18世纪,英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派遣满载白银的船只来到亚洲,把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及瓷器运回本国。英国一直苦于找不到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货物,直到19世纪早期大规模鸦片贸易的兴起。由此可知
A.鸦片战争后英国不再购买中、印货物
B.18世纪英国使用贵金属购买中、印货物
C.英国通过贩卖鸦片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处境
D.工业革命前英国已经形成对华贸易的优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这首诗歌反映了
A.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沦丧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辛亥革命的胜利
2018-05-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