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843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约是1840年输华货物总值的3倍,而1860年约是1843年的4倍。1844年英国从中国口岸运出的茶为7047.65万磅,丝为2604包;到1859年茶已达11091.52万磅,丝为67847包。这些数据说明(     
A.英国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和丝是中国对外贸易最主要产品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2023-09-06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15·纲要上第15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1832年,英国船只“阿美士德”号由澳门北上侦查中国沿海。他们在停留上海的7天中发现,有400艘从100吨到400吨不等的船只,装载大豆、面粉,从天津、奉天开来;从福建、台湾、广东,以及越南、暹罗等地开来的船每天有三四十艘之多。据此推断,当时(       
A.传统朝贡贸易体系解体B.上海成为外贸中心
C.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D.英国觊觎中国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对外交涉由通商大臣或各口所在地的地方督抚办理,然后由军机处、皇帝批准,外国使节不得进入北京。清政府这一做法(     
A.瓦解了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B.表明其固有体制有所松动
C.说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满足了侵略者的侵略要求
4 . 反思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冲击与反应一直是主流思想。“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2022-02-03更新 | 804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新的税则“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点”,所以清朝官员们“洋洋得意”,以为是“他们的外交成功”。这说明晚清政府
A.民族观念浓厚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思想
C.主权意识淡薄D.一定程度维护了国家利益
2022-01-19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1-1列强侵华加剧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6 . 马克思指出:“与此同时,在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马克思意在说明,鸦片战争
A.动摇了大清王朝统治根基B.激发了中国人的反抗意识
C.直接引发了中国抗英斗争D.打破了清朝天朝上国迷梦
7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认为“关税协商”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新税则“值百抽五”的规定比先前的税率略有提高,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表明清政府
A.以“天朝上国”自居B.坚持朝贡贸易政策
C.外交水平领先世界D.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8 . 读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②“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贸易中心
③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④最早开埠的汉口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5235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14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06-08更新 | 6174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