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2 .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12-21更新 | 390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雨果曾愤怒地谴责道:“两个强盗走向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是
A.英国和法国B.英国和美国C.美国和俄国D.法国和俄国
2019-12-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4 . 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2019-12-11更新 | 506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南阳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5 .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0月6日,侵略者闯进……,在3天之内将园内金银珠宝及文物抢掠一空,而后又纵火将这座历时150年建成、占地350公顷、各式建筑200多座、堪称人类文化奇迹的世界名园焚毁。”这一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12-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历史试题
6 . 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舰巡查贸易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光绪皇帝逃离北京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说:“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的肉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做“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之间爆发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所处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经济、思想层面概括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英方分析的英国商品滞销在华滞销原因。为解决问题,英国的对策是什么?
8 . 《北京条约)签字后,英、法等国公使就当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2年1月,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这主要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
A.开启了中国近代平等外交B.推动了清政府机构近代化C.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2019-11-23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下边的照片《失陷的大沽炮台》是有“军事报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之称的意大利记者费利斯·比特拍摄的照片。据有关资料记载,“他跟随向北京进军的英法远征军,拍摄了像城堡一般的皇城和沿途堆积的尸体的一些令人难忘的凄惨照片。担任防守任务阵亡的中国士兵,趴在一个要塞城堡上,旁边摆着他们原始的土炮和弓弩”。这一时期应属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法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