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
B.方式相同
C.目的和性质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2 . 某小说里有这样的情节:几个年轻人被地方官员逮捕后,一名传教士进入知府衙门,向知府表示“这几个人都是我们教会里的朋友,立刻把这几个人交给我带回去”。知府明知这几个人是指明要捉拿的会党,不便交给教士带走,却又担心教士写信托公使到总理衙门理论,只好将人交给教士。这个故事的背景最可能发生在
A.明朝末年的杭州
B.清朝初年的北京
C.清朝后期的上海
D.民国初年的南京
3 . 1858年一名侵华英军的军官写道:“中国官府惧怕我们的武力,并且对他们的正当权利一无所知,惧怕和外国人打交道。外国人变得更加猖獗,可以为所欲为地施展恶行,社会渣滓都被吸引到这个国家。”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②清朝地方政府的官员愚昧无能
③列强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④沿海地区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与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63日北京学运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则有明显的表现,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

一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中国采取的自救运动的名称,并分析这次运动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转折点”的主要表现,概括这一转折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百年未有的大事”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与图一相比,指出图二商埠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政府“自开商埠”的原因。
2020-08-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6 .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是古代中国政制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九卿"职责表格(注:"九卿"既是官衔,又是官署之称)


材料二     唐“六部”职能表格



(1)据材料,指出秦九卿与唐六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唐代六部机构中,"吏部""户部"分列前两位,说明其原因。
(3)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指出其反映的时代变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官方统计,在1837年至1839年三年中,英国销华的合法商品总值平均每年不过91万多镑,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值,每年竟达427万多镑。英国对外贸易的如此巨大逆差却是靠印度出产的鸦片向中国走私而得到平衡的。鸦片走私已成为中英、印三角贸易的生命线林则徐禁止鸦片走私就危及了英国对华贸易的根本利益,导致英国于1840年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但是这次战争并未达到英国的目的,因此16年后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迫使清政府把鸦片作为合法商品订入条约。

——摘编自陈翰笙《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读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下卷书后》

材料二   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已求和三次,其中两次派使被拒,这时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4月15日,中日双方举行最后一轮谈判,其间李鸿章在枝节问题上斤斤计较不已。例如最初要求从赔款二万万两中削减五千万两;甚至最后竟向伊藤全权哀求,以此少许之减额,贻作回国的旅费。而对于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则无任何异议。

——摘编自【日】宗泽亚《清日战争:1894~1895》

材料三   近代中国的历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痛心而沉重的。上至最高统治者慈禧老佛爷,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置国家利益于个人享乐之下;清末以来,官职无论大小均可卖得。在封建专制的清王朝统治下,人民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民主,整个国家是一片万马齐喑。

近代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摘编自古丽《中国输在哪里谈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在签订《马关条约》的谈判中的基本诉求。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

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

——雨果

材料三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人把原因归结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什么?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3)你认为材料三的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有关史实,选用适当角度评述这种观点。
2018-11-19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人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变作出来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一七九二年正是乾隆帝满八十岁的一年,英国乃派马夏尔尼候为全权特使来华。英政府给马夏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兴迎接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个藩属的贡使看待他行跪拜礼。马夏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天津谈判中。中方谈判者桂良争辨说,外交使节驻京于天朝体制不合。对此额尔金的助手李泰国直截了当地宣称:“你们将肯定会看到,这项条款既对我们有好处,也将对你们有好处。良药固然苦口,但后效极佳。我的态度越是严厉,我对你们的贡献就越大。”1858年6月11日,李泰国警告说,除非即日接受条款,否则将进军北京。桂良别无他法,只得同意让英国外交代表驻京。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的利益。光绪三年清廷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首先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清廷于光绪十九年采纳薛福成的建议,为照顾旅外侨商归国居住方便,废除了海禁旧例,颁布新章程,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皙。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同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山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据材料一指出马戛尔尼特使来华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未能实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三表明清朝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其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述
2018-09-07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通商口岸开辟有限D.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2018-10-01更新 | 298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新泰二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