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0 道试题
1 . 1881年,清朝驻外公使曾纪泽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并“争辩良久”。他认为:“诚能深通商务之利弊,酌量公法之平颇,则条约之不善,正赖此修改之文,得以挽回于异日,夫固非彼族所得专其利也。”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意识到启迪民智的重要
C.力主融入国际社会D.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2 . 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事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     
A.英国侵略行为不应受指控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D.英国和中国相互指控是合理的
3 . 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人权横遭侵犯……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A.清政府有效地抵抗侵略者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普遍增强
4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以朝贡使节的惯例屡次拒绝西方列强的“修约”请求,希望西方使节仍以客人身份穿中国朝服每三年或每五年觐见一次,由驿路进京,并保证全程有中国官吏护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公使驻京”获得法律效力。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朝统治者竭力抗拒外侮B.清朝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
C.中国运用国际法维护主权D.西方的侵略出于经济动机
2022-11-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其中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这一变化(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6 . 1864年8月总理衙门颁布条例∶“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募请调派,其薪水如何增减,其调往各口以及应行撤退,均由总税务司作主。……客口税务司、总办、扦子手、头目四项、若有不妥,由总税务司一人作主撤退”。这种英人控制中国海关的现象,其直接影响是(     
A.便利了列强对华拓展市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导致了经济结构开始变动D.削弱了清政府统治地位
7 . 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
8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该学者旨在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     
A.冲击了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B.致使统治集团内部分化
C.揭示了中西冲突发生的必然D.对中国经济的深刻影响
9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某些传教士以呈送护照为名闯入内地各级官府,干预内政;又以条约为据,强行租买房屋、土地,霸占田产,干预诉讼。这表明当时(     
A.“西学东渐”潮流日益兴盛B.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C.传播宗教为侵略提供掩护D.地方政府权威遭到弱化
10 . 对于不平等条约中给予列强各种权益的内容,清政府的官员们尚未从是否平等的角度思考,而是抱着“怀柔远人”的心理,或将其视为“投以肉食”的羁縻“制夷之道”,并认为“无伤于国体”。这反映了清朝统治阶层(     
A.意识到要向西方国家学习B.国家主权意识较淡薄
C.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具有一定的世界眼光
2022-08-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