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
A.打开中国门户
B.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加紧资本输出
D.瓜分中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掀起瓜分狂潮
B.希望利益均沾
C.扩大资本输出
D.要求扩大市场
2018-10-18更新 | 2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的两年内,先是俄国拒绝与理藩院继续往来,将理藩院致俄国的照会原封退还,接着美、英、法三国公使中止与管理通商事务的地方总督兼钦差大臣的关系,都将其照会直接送到军机处。这一做法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在着明显的歧视
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力
C.反映出《天津条约》是一个屈辱的条约
D.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4 .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都为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挑起的
B.列强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投降
C.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都为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
2018-08-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5 .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开辟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呈现的特点是
A.集中在长江流域
B.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分布整个沿海地区并向内地发展
D.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流域和珠江流域
2018-08-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上述言论可能讲于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中法战争
2.对材料中外国人“对华通商”性质的准确表达是
A.平等的互惠贸易
B.不平等的掠夺性贸易
C.罪恶的毒品贸易
D.正常的商品贸易
3.材料中外国人对“对华贸易的扩展”“失望”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D.外国商品对中国缺乏吸引力
2018-08-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7 . 下列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京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天津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018-08-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一年级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练习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
A.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
B.领土进一步被割占
C.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D.独立自主地位进一步丧失
9 . 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他所说的“奇局”应理解为
A.太平天国运动空前浩大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外国资本主义船坚炮利
D.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征服世界的潮流
2018-08-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64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经清政府的努力,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入了条约之中。这反映了清政府
A.积极利用条约维护自身利益
B.对“天朝上国”地位的维护
C.未能真正认识条约的危害性
D.试图将内政与外交融为一体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