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随着长江航运的大规模开发和南京、九江、汉口、牛庄、登州、天津等通商口岸的开放,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形成了以上海为枢纽的航运体系。这说明(     
A.开放不利于广州的近代化进程B.地理位置决定了城市发展水平
C.航运业是近代城市发展的支柱D.列强侵略改变了城市发展格局
2 . 由于“鸦片被列入税率,要缴纳的关税是每箱银子30两”,“那些可尊敬的英国商人和政府,自此以后再也不必为走私这种商品而感到耻辱了”此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2022-04-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因修约被拒,列强发动了对中国大规模侵略战争;战后,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据此可推断该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4 .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所签条约的影响的看法。两者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到了1860年代初期,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心衰而起伏。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A.认为条约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B.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反对列强的侵略
C.看到中国正在彻底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强调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022-03-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所到之处,都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英法联军。这种“袭击”在英媒的大肆宣扬下,遭到欧美国家的强烈谴责。对当时中国民众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A.盲目排外加剧中外矛盾B.是为维护民族生存而战
C.违反国际规则而遭谴责D.有效遏制了列强的入侵
6 . 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 
对外 对内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广州 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 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曾国藩军营、胡林翼军营等处兵勇更多
1860年4月,英法联军次第占领舟山、芝罘、
大连湾,清军未做任何抵抗,福山、金州相峙的清军仅以千计
对付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的兵数以万计
1860年8月起,英法联军猖獗于大沽、天津,直犯北京,此处清军总兵力20万,真正机动作战的不过5万余人 太平天国战场上,除被打垮的江南大营6万兵勇外,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达10万之巨

——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

A.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B.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
C.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D.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2020-09-03更新 | 63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务”。这表明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
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