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图3中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分别有何重要意义(各用用一句话概括)?
(3)从图3到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5)综合两则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 . 下图所呈现的东西方贸易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A.17世纪前期B.18世纪前期C.19世纪前期D.20世纪前期
2018-01-01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试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3 . “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A.禁止吸食
B.整顿吏治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
4 . 假如林则徐、丘逢甲、张自忠、彭德怀等名人共坐一起回顾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A.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
B.建立民主政体
C.推翻清政府
D.驱逐日本侵略者
5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
B.割战中国领土
C.保护鸦片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的平等
6 .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 有学者认为“针对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虽然英国驻华商务总督义律曾不停地向英国政府呼吁对华战争,但英国政府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直到得悉道光帝下令断绝一切中英贸易后,英国议会才通过了对华战争案。”该学者意在说明
A.广州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无关
B.林则徐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C.断绝中英贸易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D.鸦片战争是一场纯粹的商业贸易战争
8 . 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A.虎门销烟成为发动战争借口
B.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C.禁毒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D.中国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
2017-12-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调研(期中)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10 . “1734年,只有一艘英国商船到达广州,一艘去厦门,但厦门的勒索比其他港口厉害,该船只得撤回。”这说明(  )
A.英国走私鸦片B.英国商品没有竞争力
C.中国推行海禁政策D.政府的腐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