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1 . 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
A.一味排外不了解敌情B.思维固化且盲目自信
C.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D.刚愎自用且不思进取
2 . 下图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印、中之间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此可知,英、印、中之间的三角贸易
A.推动亚欧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B.导致中国出现大量白银外流
C.加快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D.提高了印度国际市场的地位
3 . 1839年6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1919年1月,北洋政府在上海浦东陆家嘴焚烧鸦片1207箱。国民政府分别于1927-1934年和1935-1940年开展了禁烟禁毒运动。由此可知
A.鸦片危害成为社会共识B.全国鸦片种植屡禁不止
C.政府主导禁烟禁毒运动D.鸦片成为主要进口商品
2021-07-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乾隆后期“国家全盛,府库充盈”,但“一个中等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大约为35两。同时期的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镑,约合33-44两白银”。这种差异揭示了
A.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B.英国保有白银超过中国
C.英国侵略中国的必然性D.鸦片造成中国农民贫困
2021-07-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世纪30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磅印度商品的出路。鸦片战争后,英国驻华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议会中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厂的出产,都不足以供给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合法化C.推广先进技术D.掠夺劳动力
6 . 1825年,化学家歇夫列里提出了最佳火药配方:硝74.84%、硫11.84%、炭11.32%。如表为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国武器火药配方占比成分。据下表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枪用发射火药炮用发射火药
英国75%10%15%78%8%14%
中国80%10%10%

A.中英火药处于同一发展水平B.中国火药生产居于世界领先
C.火药制造的工艺受观念制约D.火药质量影响中英战争结局
2021-07-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朝见乾隆帝,虽然没有达到开放通商的预期目的,但对大清王朝的军队设施以及海防布置了解很深。他们甚至在几乎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测定了清朝的海岸线。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政策使然B.政府的国防意识淡薄
C.英国海上的优势明显D.天朝上国的优势心态
2021-07-06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8 . 某英国学者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道:“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该评论
A.意在论证清政府的腐朽无知B.指出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C.掩盖了英国侵华的真实意图D.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9 .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论述鸦片战争背景时说道:“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如果中国需要不断进口印度原棉,或鸦片在中国竞毫无市场,那么‘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了”。这段话
A.正确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指出中国该如何避免战争爆发
C.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D.鸦片是这场战争的根源所在
2021-06-2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39年,清政府明确要求外商须保证不夹带鸦片进入港口,否则将会按照天朝的法律,没收货物;对于遵守规定的,则允许其进港照常进行贸易。这表明当时
A.闭关锁国政策得到贯彻B.外商反对中国的禁烟政策
C.传统观念影响政府决策D.清政府厉行打击鸦片走私
2021-06-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安庆市太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