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

对图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完全占有中国市场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2 . 阅读《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列强的商品倾销
D.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4 .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一议论反映了
A.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B.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C.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2017-06-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B.历史学家对“国体”的解读前后矛盾
C.“国体”的内涵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
D.《清实录》中“国体”内涵与国际接轨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以来,欧洲画师以来华传教士的记载为素材,绘制了不少有关中国的图画。其内容包括宫殿、桥梁、民居、生产工具、乐器、船只等等。

(图:18世纪意大利铜版画,“带有欧洲建筑风格的皇宫午门”)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报纸、画刊对中国情形的描绘越来越多,如详细的北京城市格局、皇家园林、城市街景;科举考试、士绅家庭生活、市集摊贩、市民观看西洋镜、北京人的“下午茶时间”、中国的节日;联军进入北京城、缴付战争赔款、天津炮台、清军形象;此外还有天津的使馆、天主教堂、教会学校、演出英国戏剧的汉口剧院等。

(图:1879年的美国报纸,“野蛮的穷人无法理解我们文明共和国形式的政府”)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西方画师笔下的中国形象”为题,解读上述现象。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7-12-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历史试卷
7 .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这份奏折反映出琦善
A.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
B.以中国传统观念解读英国政情
C.对英国大臣的操守有正确认识
D.认为英国权臣操纵着国家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