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4次组卷 | 6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3 . 1910年的上海法租界,法国人索姆委托经纪人李某从事黄金期货交易,结果导致索姆损失一万余两白银。索姆起诉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法方陪审认为当事人之间合同没有规定交易时间、方式,被认定为黄金投机行为。根据《法国民法典》,法院驳回原告请求。这则材料可以反映出
A.法国陪审在租界内不敢偏袒法国人
B.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出现投机活动
C.法院受《大清律》影响而维护中周人利益
D.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4 .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2017-05-02更新 | 813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月)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
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
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
6 . 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来因失业回到家乡,仍作烧炭工人.杨秀清此时的失业,与某一城市的开港有关.这一城市应是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天津
7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8 . 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骞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据此可知耆英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
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
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
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
9 .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反映了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
10 . 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
A.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