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与下图相关的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战后列强使中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鸦片战争以后第一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
3 .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这破坏了中国
A.贸易主权B.领土主权C.司法主权D.军事主权
4 . 下图为1864-1879年烟台进出口商品总额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烟台
A.对外贸易因开埠持续发展B.民族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
C.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D.关税主权被西方列强控制
2021-05-13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新教材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队攻占广州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6 . 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
A.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
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
2021-01-24更新 | 1478次组卷 | 26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新高考)-专题04列强侵略与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7 . 据1842—1859年间实践中的中国对西方外交机制网络示意图(见如图)可以推断,当时清政府
A.建立统一外交机构的必要性B.沦为“洋人的朝廷”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D.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8 . 中国近代前期,伴随着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失败,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放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十一口(营口、烟台、台南、淡水、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天津),甲午战争失败后开放四口(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的走势是
A.从西部逐渐到东部B.从北方逐渐到南方
C.从内地逐渐到沿海D.从沿海逐渐到内地
9 . 1858年6月26日,英使额尔金和清政府代表在海光寺签订条约,通过允许公使驻京及增开汉口,九江等十处通商口岸等条款,扩大了在中国的侵略权益。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0 . 史学界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才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将这一历 史现象归结为“冲击一反应”模式。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模式的是
A.鸦片战争——维新变法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辛亥革命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