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
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2023-11-15更新 | 886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一幅甲午战争时的日本漫画:“列强在围观一身穿清兵服装,伤痕累累,拖着长尾巴无路可走的猪。”对此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
A.列强希望趁机获取利益B.列强支持革命派的活动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D.日本受到西方列强的孤立
3 . 如图是1872—1918年中国五大口岸的中药材出口额比较。据此可知,当时的中药材出口(     
A.汉口在外贸中无足轻重B.上海始终居于第一位
C.广州的重要性持续下滑D.重庆有后来居上之势
4 . 恩格斯曾就近代中国某一场战争评论道:“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及创办大工业”。这场战争后(     
A.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B.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C.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D.各阶层掀起救亡斗争
2023-01-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战败后,清廷内外与日本再战的呼声甚高,保守派官员也激烈反对议和,朝廷在20天内收到了约有2500人签名的130份反对赔款、议和的奏章。这侧面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开始B.国人民族意识增强
C.保守派思想出现转变D.清政府统治基础动摇
6 . 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7 . 如表是摘自《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部分内容,其共同之处在于
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条件
C.中国开始主动进入了资本主义市场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性需求
8 . 清末民初的《眉庐丛话》中记录了一个值得玩味的故事:“岁在甲午,东败于日,割地媾和。一日宴会间,日相伊藤博文谓李文忠曰:“有一联能属对乎?”因举上联曰:“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文忠猝无以应,愤愧而已。翌日乃驰书报之,下联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该对联所反映的史实是
A.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B.1901年清政府被迫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C.伊藤博文率领日军攻陷天津,烧杀抢掠
D.清政府因腐败无能被迫割让了山东半岛
2022-03-2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甲午战争之前,汉语中的“维新”一词,基本都指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维新”的使用频率达到高峰,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B.国人积极谋求救亡图存道路
C.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D.西方启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10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