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背景
(1)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________》,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维新思想兴起①康有为:撰写《________》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________》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2021-10-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重庆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今洋人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由此判定,重庆这次起义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8-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邱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D.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1896年春,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道:“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有
①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扩张政策②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③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④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编练新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 . 必背要点
(一)政治
列强的侵华史
(1)鸦片战争(1840-1842)
①爆发的必然性:政治:中国:封建________;英国:________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英国:率先完成________,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军事: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中国:________锁国;英国:为争夺世界市场疯狂________
②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________商品、________原料。
③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________
④《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危害: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割________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赔款________银元——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关税要与英国商定——破坏了________主权;《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虎门条约》片面________待遇,租地永居;中美《望厦条约》建教堂传教;中法《黄埔条约》自由传教。
⑤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中国____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政治: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________开始解体;思想: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________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①________打开中国市场②修约要求遭到________
2)条约:①1858年________、1860年________。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内河航运、鸦片以“洋药”纳税进口(鸦片贸易合法化);②中俄《北京条约》《瑷珲条约》:抢占中国10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________;清政府权力机构的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________开始起步
(3)60年代以来边疆危机:①左宗棠收复________、新疆设省;②中法战争影响:客观冲击宗藩外交体制;早期维新派反思洋务运动,要求变革制度:台湾设省加强海防;
(4)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日本为发展资本主义蓄意侵华:
(2)《马关条约》:①割________半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在三国干涉下,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②允许日本在华设厂: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深入中国腹地);
(3)影响:政治: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②各界救亡图存斗争,如清政府军事改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等:
经济:①列强资本________,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思想:①维新思潮,学习西方________,推动________传播:②推动________觉醒: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①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对峙);1856年军事全盛(东征西征,北伐—孤军深入失败),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沦陷。
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________评价: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绝对平均主义带有________)。
③《资政新篇》:地位: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________的方案;局限: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
④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________;缺乏________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未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⑤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政治和________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见经济部分
(二)经济(机器化、工业化、市场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表现?
________逐步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________世界市场:
②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等近代企业出现并发展;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表现________分离:②农产品日益________
解体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影响①被卷入资本主义________,沦为列强商品________________
②客观为________产生提供劳动力、市场等。
解体特点①小农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沿海和通商口岸解体较快,广大内陆和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②全国范围看,小农经济仍占据主导,


2022-11-1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六单元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蓄谋侵略中国
②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①丰岛战役: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
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________战役:邓世昌、林永升英勇奋战最终牺牲,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制海权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本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①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说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4)影响
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021-10-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发生了哪两次大规模战争?
(2)前者所签的条约中哪项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后者中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019-05-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诗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2)导致诗二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诗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3)诗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2018-12-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后,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割台湾。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连日烧杀抢掠,北京城一时成为强盗肆虐的世界。紫禁城、颐和园等皇家宫苑的大量珍宝,成为侵略者的囊中之物。联军官兵携带刀枪,三五成群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搜寻财物。他们翻箱倒柜,将想拿走的东西席卷一空。侵略者还肆意纵火,疯狂屠杀居民,甚至以杀戮难民为乐。当时的北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马关条约》是在什么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台湾人民组织抗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体现了什么精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结合条约内容说明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内容?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两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