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6 道试题
1 .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2022-03-15更新 | 278次组卷 | 60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井陉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01-01更新 | 250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北省遵化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2021-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广平县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7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名师原创历史2018年专题卷:专题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6 .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7 . 近日,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区域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船体破坏严重,甲板以上所剩无几,所有钢材都有火烧过的痕迹。但它的发现对甲午史研究意义重大,很多谜团得以解开。由此可见,
A.科技进步可以还原历史真相B.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有力量
C.考古发现定能揭开一切谜团D.考古进步帮助接近历史真相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6年,谭嗣同在《有感》一诗中写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材料二 


材料三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请回答:
(1)“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语,谭嗣同的“春愁”来自于哪一历史事件?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谭嗣同发出“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怆感慨?
(3)为什么梁启超认为“甲午一役”“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
2021-09-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021-09-27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上书光绪帝道:“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张之洞也表示:“救时必自变法起……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这反映出
A.西方对中国的侵略步步加深B.中国学习西方出现新动向
C.部分官僚主张引进西方政治D.两者都主张实施洋务运动
2021-09-2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