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不仅一部分洋务派承认了维新之必要,连一部分顽固派也开始接受了洋务运动的东西。材料意在说明甲午战争(     
A.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B.加深了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
C.弥合了各救国方案间的分歧D.动摇了晚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2022-06-24更新 | 511次组卷 | 1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日本国志》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所写的第一部日本通史和明治维新史。该书1890年刊行,但社会影响不太。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此名成为畅销书,社会上一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此书早日广为辆行,省岁重二万万。”这一现象反映了
A.近代新思想的萌发B.民族危机推动思想解放
C.“中体西用”思想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2022-06-05更新 | 672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1894年,清政府向北京及各省富商巨贾募款,各省借款总额不定,借款方式不一。下表为各省所借银两数额(单位:万两)。据此可推知
A.清政府的赔款压力巨大B.广东地区经济最为富庶
C.民族危机加剧财政危机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签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在士大夫群体之中,赞成变法的已经成为主流。以康梁为代表的新崛起的文人士大夫意识到不变革无法度过危机,他们在精神气质上继承的是具有个人意志和思想解放色彩的阳明心学,试图掀起一轮从思想解放到激进变革的狂澜。这说明了当时
A.康梁等具有浪漫主义精神色彩B.变法图存成为社会共识
C.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发展迅猛D.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2022-05-13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新八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梁启超指出:“是役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有丝毫不能假借者焉。”梁启超意在强调
A.国家实力决定战争走向B.精英群体影响外交成败
C.文明程度制约国家发展D.国际局势主导外交策略
6 . 1898年3月,英、德两国在赫德帮助下战胜俄、法集团,与清政府签订了《续借英德洋款合同》。合同规定:清政府向英、德借款1600万英镑,年息四厘五,45年还清,除以关税作保外,还以江浙等地厘金和湖北等处盐厘作保。借款合同的签订
A.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反映英德根本利益一致
C.开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2022-05-11更新 | 309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5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当时
A.外贸口岸多元化的影响B.战乱影响上海外贸发展
C.中外贸易量趋向于减少D.中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8 . 在《马关条约》的谈判中,李鸿章对日方说:“我国人民对贵国抱怨之声甚多,然与抱怨之感怀相比,余个人也许应该感谢贵国唤醒了中华国人。”由此可见,李鸿章
A.认清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利的根源
B.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加剧
C.肯定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启蒙作用
D.认同日方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022-05-05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历史演练卷 (山东卷)
9 .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文化的传播从主要局限于某些政治学说,而且偏重于个人的主张,缺少群众性和社会性,迅速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政治改良运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群众性反帝斗争的高涨B.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化
C.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维新派深入群众的宣传
10 . 漫画《日本兵舰到湘游历》。漫画反映的是日本军舰在中国刺探情报的情景,相对于日本的大军舰,中国政府的船只是那么渺小。该漫画所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是(       
A.清廷沦为列强侵华代理人B.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
C.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D.中国航运业开始了近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