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840年至1895年间,外国商人在中国陆续建立了上百家外资工厂。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大规模发展船舶修造业和航运业;创建茶厂、纺织厂、制糖厂、皮革厂等技术不高但较好推销的商品加工厂;在港口以及河运枢纽城市等地建立造纸厂、玻璃制造厂、火柴厂等小型工厂。这些工厂的创办(     
A.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反映出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折射出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晋争霸,开凿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运河。后来,在平定了江南的陈朝后,隋炀帝重新疏浚邗沟,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使政府得以有效地控制江南。隋、唐政权还大力兴修关中黄河(渭河)支流通向长安的运河,如广通渠等;北宋政权围绕首都开封呈放射状修凿运河;元朝通过开凿山东会通河段和北京通惠河段,将大运河东西走向的河段裁弯取直。

材料二   1842年6月,英国军舰进攻吴淞口炮台,攻陷后溯长江而上,长驱直入,很快占领镇江。英军沿长江一线,拦截漕船,掠夺商船,完全控制了扬州与镇江之间的长江航线,大运河漕运被迫中断,京师粮食供应紧张。不久,清政府被迫求和,并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甲午战争期间,由于大运河的中断,从广东等南方军工基地往天津运输军火遭遇极大困难,战机因此被贻误,洋务新政的部分成果难以被用于支援前线军队。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吕娟《中国大运河河道变迁基本脉络及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影响运河兴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清政府在两场战争中的失败与大运河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3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许多学者指责李鸿章父子卖国自保,两江总督张之洞强烈反对批准条约,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子几次联名上书清廷,请求清帝废除条约,迁都内地,继续战斗。这表明(     
A.洋务派内部已开始分裂B.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
C.民族危机激发爱国精神D.爱国运动改变战争结局
4 . 有学者指出,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证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为克服这一“狭隘性”(     
A.清廷承认了义和团的合法性
B.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群众性反割台斗争此起彼伏
D.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维新浪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885年,中法战争法军战败,法国内阁因此倒台,中法签订《越南条款》。同年,台湾建省法国丧失了对越南的控制权,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B1891年至1895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标志戊戌维新运动进入高潮
C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D1901年,清末新政的内容有改革教育、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满足了立宪派的政治要求
A.AB.BC.CD.D
6 . 《日本国志》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所写的第一部日本通史和明治维新史。该书1890年刊行,但社会影响不太。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此名成为畅销书,社会上一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此书早日广为辆行,省岁重二万万。”这一现象反映了
A.近代新思想的萌发B.民族危机推动思想解放
C.“中体西用”思想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2022-06-05更新 | 674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98年3月,英、德两国在赫德帮助下战胜俄、法集团,与清政府签订了《续借英德洋款合同》。合同规定:清政府向英、德借款1600万英镑,年息四厘五,45年还清,除以关税作保外,还以江浙等地厘金和湖北等处盐厘作保。借款合同的签订
A.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反映英德根本利益一致
C.开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8 . 1898年2月,《湘学报》载文指出:“自甲午一役,城下行成,割地偿金,数万万人,正如酣睡至四鼓以后,蜀鸡一鸣,晨寝方觉。"时人认为“琴瑟之不调者,则改弦而更张之;厦屋之将圮者,则鸠工而重建之:国家之于法也,亦然”。这表明甲午战争(       
A.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摧毁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D.增强了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
9 . 甲午战争之前,汉语中的“维新”一词,基本都指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维新”的使用频率达到高峰,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B.国人积极谋求救亡图存道路
C.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D.西方启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10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1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