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太后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中国近代海军史》

材料二   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将)世界最快、时速二十三海里的四千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举朝只有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

——《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日本天皇为筹集资金购买“吉野”,甚至宣布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由于天皇的举动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使得民众踊跃捐献购买“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半年后,日本政府把吉野开回了自己的港口。

——《大历史的小切面——中国近代史的另类观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慈禧太后不挪用海军军费,清政府能打赢甲午中日战争吗?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对比分析材料二、三,归纳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
(2)综合上述材料,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0-08-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从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1995年1月30日)


请回答:
(1)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哪一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是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4 . 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斗争探索。争取民族独立自强、追求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高一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三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原文。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伸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炯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四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摘自《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摘自《剑桥晚清史》

材料五 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南京条约》 、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香港回归。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二所说“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过的原因。
(2)据材料三,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
(3)据材料四,评价关于近代中国条约体系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据材料五,提取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同信息。据此说明哪一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
2019-11-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重大事件
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世纪90年代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900—1901年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据《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019-05-04更新 | 440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有人题楹联于京师(北京)“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请回答:

(1)楹联中所讲的“三军败绩”是指哪场战争中中国战败?

(2)“割地求和”割了哪些领土?

(3)从楹联内容判断,这场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018-11-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