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等内容。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宗藩体制内容有三:中国不干涉藩属国内部事务,中国与藩属国交往实行“厚往薄来”原则,中国负责维护藩属国的国家安全。下列条约冲击了宗藩体制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越南条款》     ④《马关条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9更新 | 416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1840年开始,随着列强的步步侵略,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下列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按其获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日本获得在中国投资设厂权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③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④英法德美四国获得川汉、粤汉铁路的修筑权与投资优先权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①②④
4 .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该材料涉及的史实包括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三国干涉还辽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清政府高息借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这是民族之殇。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辛丑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因该年为辛丑年而得名。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据材料一判断“是役”是指哪场战争?概括此役战败对中国造成的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的内容,并指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相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何进步?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约签订日被称为“九七国耻”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此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提出的革命理论。
6 . 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此迁就之计。”这表明
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B.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
C.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D.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
7 .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大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马关条约》及协商关税条款B.《马关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C.《南京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