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外来因素的冲击和本土因素的积淀促进了文明的转型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宋代除了当时最著名的都城汁京,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众多城市因商品经济的发达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商业城市。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经营时间也大大放开……

——任崇岳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材料二: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沙俄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修筑铁路、开矿的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半岛;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黄凤志《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中国的精彩,就是中国人在过去四十年内,或者说是在一代人多一点的时段内,几乎完整地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开始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

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十来年,我们大致完成了以电力、内燃机、家用电器、石化工业、中高端基础设施等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张维为《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中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并指出此后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午战争战败给中国造成的“巨创深痛”。有专家指出:“这场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请从列强侵略方式与经济结构变动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推动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经济因素。并就此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认识。

2 .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日俄矛盾日益凸显。为拓展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俄国修建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日本认为这是对大陆政策的严重威胁,加紧夺取中国东北和朝鲜。甲午战争的胜利激发了日本扩张野心,也触动了沙俄神经,招致“三国干涉还辽”。此后,日俄在东北亚矛盾、冲突不断加剧。为打败俄国,独霸东北,日本进行了近十年的扩军备战。沙俄也修筑大量防御设施,向远东调集兵力和军舰。战前,英美列强出于自身利益,给日本提供大量贷款和舰艇武器,加剧了局势恶化。1904年日俄开战,战争历时一年多,沙俄最终在陆海两条战线惨败。日本在东亚势力范围扩大,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发展道路。

——据唐晋《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俄战争对东北亚区域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山东省城济南的商贸发展已远不及烟台、青岛等“约开商埠”城市。随着胶济铁路即将竣工,德国势力必将籍铁路的便捷,由胶澳一隅向山东腹地扩张。19045月,在时任山东巡抚周馥和前任巡抚袁世凯奏请之下,在胶济铁路沿线最重要的济南、周村、潍县三地自开商埠。

——摘编自王音《济南“自开商埠"百年回眸》

材料二   济南开埠后,在山东政府“通商惠工"政策的扶持鼓励之下,中外资本源源流入。民办近代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洋行林立。至辛亥革命前,济南的城市人口由开埠前的12万增至25万。

——摘编自王音《济南“自开商埠"百年回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济南开埠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析济南开埠的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并强占胶东半岛后,为了满足其侵略军的需要,于1903年在青岛建立起啤酒厂,这是我国历历史上第一家啤酒厂。这家啤酒厂是以德国资本为主,英国人投资合作,当时叫做青岛英德啤酒公司。

七十五年来,青岛啤酒厂的发展是很曲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投降而告终,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的中国,不仅没有从德国方面取得任何利益,反而让日本帝国主义把德国侵占的胶东半岛强占了去。日本接管青岛以后,由于青岛啤酒厂是德国人办的,所以,它要接收。但青岛啤酒厂有英国人的资本,经过几度交涉,日本帝国主义把青岛啤酒厂硬作价买了去,只付了英国人的那份资金,对德国人的资本则实行没收。于是青岛啤酒厂便改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的一个分厂,啤酒的商标为“太阳牌",与日本本国的商标相同。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青岛啤酒厂伸出了魔掌。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果夫派出曾养甫在青岛组织“齐鲁公司”,将啤酒、面粉、油脂、橡胶玻璃等厂“劫买”了下来。从此,青岛啤酒厂便落入四大家族之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青岛啤酒厂,对工厂进行了整顿,扩大了设备,增加了生产,并从一九五四年开始试行出口。

——载自《文史资料选辑第六十八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青岛啤酒厂的发展阶段,并分析不同阶段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021-12-19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与德国、法国一起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1900年,俄国人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俄国人的侵略使得日本人大为惊恐,因为他们对亚洲大陆有自己的野心,1902年,日本与英国缔结军事联盟,决心向俄国进行清算。190428日,日本未经正式宣战就袭击了在旅顺港的俄国舰队。在随后的战役中,日本总是击败俄国。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日本人包围了旅顺港,第二阶段由在中国东北平原上的一系列战役构成。由于战争在国内很不得人心和1905年革命已经开始,俄国人准备议和。日本人也需要和平谈判,因为贫乏的资源已经因战争负担被滥用。190595日,《朴茨茅斯和约》签订,根据和约,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最高”利益,放弃对中国东北的所有优惠或独家特许权,并将萨哈林岛南部割让给日本,把辽东半岛的租借权转与日本。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日俄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的影响。
2021-11-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零诊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俄国加紧在中国东北的扩张,同时支持朝鲜组建亲俄内阁,排挤亲日派,增强在远东的陆海军兵力。干涉还辽事件,日本统治者认为是“千古未有之大辱”,为此,制定了十年扩军计划。日俄双方在朝鲜和东北的矛盾日益尖锐。1904年双方正式宣战。1905年,随着旅顺口的失陷和波罗的海舰队的被歼灭,俄军败局已定,再加上国内革命的爆发,更难继续作战。日本方面也筋疲力竭。89日,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转让日本;将库页岛南部让给日本;俄国从中国东北撤兵。日俄战争不仅对日、俄,对世界历史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俄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的影响。
7 . 海关设在开放口岸,是一个国家对输出入国境货物的监督管理和征收关税的行政机关。近代中国海关,是在列强争夺中国权益的半殖民地时代产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中国近代海关设关地点与年代一览表

通商口岸设关年代通商口岸设关年代通商口岸设关年代
上海1854芝罘1863秦皇岛1902
广州1859琼州1876江门1904
汕头1860芜湖1877长沙1904
福州1861温州1877安东1907
镇江1861蒙自1889满洲里1907
宁波1861沙市1896海拉尔1907
天津1861杭州1896齐齐哈尔1907
九江1861苏州1896哈尔滨1907
厦门1862梧州1897长春1907
汉口1862腾越1900奉天府1907

——摘编自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1)概括指出晚清中国海关设置的空间演进特征,并说明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关设置产生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表现
德国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据胶州湾和胶澳。1898年3月,中德订立《胶澳租界条约》,德国把山东省变成它的势力范围,并取得铁路修筑权以及采矿权
俄国1897年12月,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1898年,中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趴旅大租地续约》,租借旅顺、大连湾,取得东清铁路南线的修筑经营权,霸占辽东半岛,把东北全境划为它的势力范围
英国1898年6月,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7月,中英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租.借威海卫及其附近,霸占长江流域,并请建多条至长江流域的铁路
法国1898年4月,租借广州湾,后划滇、粤、桂三省为其势力范围。1899年11月,中法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广州湾划为法国租界
日本甲午战争后,因签订《马关条约》而取得台湾、澎湖。1898年,要求福建不得让予他国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整理

材料二1899年,美国首次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明确要求:“第一,承认任何国家不得通过任何手段干涉在中国应有的任何通商口岸、租借地或所谓“势力范围'内的任何法定利益。第二,中国现行协定关税应对一切货物适用,不论属于哪个国家,不论陆运还是海运到所谓势力范围”内的所有港口,其税款应由中国政府征收。第三,“势力范围'内的任何港口对别国船只所征收的港口税,不能高于本国船只;在“势力范围'内由其国修建、经营和管理的铁路上,其他国家公民与该国公民在同样距离运输同种货物时,应收取相同的费用。”

——摘编自董小川《“门户开放政策”研究的新视角》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对中国的危害。
9 . 两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国干涉还辽后,日俄两国矛盾激化。《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企图永远霸占中国东北,拒不撤兵。俄国这种独占中国东北的行动引起帝国主义各国,尤其是日本的强烈不满。1904年至1905年,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战争是在中国土地上进行。双方最终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将库页岛转让给日本,并把旅大地区和中东铁路南支线的租借权转让日本,俄国退守中国东北北部。日俄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由一个立宪的小国战胜了立宪大国的战例,著名思想家伯林所言,直到1904年日本人战胜俄国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之前,欧洲以外的任何人民,都没有使自身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民族得到过西方的社会或政治理论家的关注

——摘编自马骏《日俄战争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俄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对中国和俄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