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华民国史》中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
2 .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医院以济疾苦。”

——洪仁玕《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仁玕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材料二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所学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物质改革”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对待东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

材料三   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的原因及其实践。

材料四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4)材料四表明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阶段性特征。
2020-04-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04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此说法的是
A.提出三民主义B.建立中华民国
C.颁布《临时约法》D.让位于袁世凯
4 . 孙中山评价20世纪初发生在广州的某一事件时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的“斯役”是指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纪念辛亥革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爆发
C.中华民国诞生
D.清帝下诏退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