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由下表可知
武昌起义后部分地区政权更选情况
地区情况
湖北、浙江、江西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推立宪派人士和旧官僚为都督
湖南革命派夺取政权后又失去政权
江苏、广西、安徽立宪派、旧官僚抢先宣布“独立”
云南表面不是立宪派或旧官僚掌权,实际上为其左右
A.辛亥革命充满变数B.立宪派掌握了实权
C.同盟会的影响式微D.民主共和成为共识
2022-04-07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全国卷28题 晚清时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湖北的主要活动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主要活动
1911年11月30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公推谭人风为临时议长
1911年12月3日表决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由独立各省代表22人签名
1911年12月4日议决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各省代表选举临时大总统也在南京
1911年12月5日议决与袁世凯所派代表的和谈条件:—、推倒满清政府;二、主张共和政体……

A.南北和谈成效显著B.共和政体得到确立
C.民主法治原则得以践行D.辛亥革命存在失败隐患
2021-05-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Ⅰ卷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时间汉人(%)旗人(%)
1860—1900年79.120.9
武昌起义时70.829.2
武昌起义后89.510.5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最高军政长官来源统计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8-09-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考点练习卷:《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下表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省份政体模式
湖北民主共和制
江苏单一的中央集权制
浙江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

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
2018-10-24更新 | 639次组卷 | 21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报在第一时间以头条新闻形式发表的消息和评论。对这一历史现象,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报刊报道标题报道内容摘录
申报武昌失守鄂省城内新军全行叛变,前日调防督署之马步工兵各一队,于轰攻督署时倒戈而起,与署内防兵力战,旋将防兵击逃,署亦焚毁。
民立报长江上游
之血水
革命党者,万恶政府下之产儿,故有倒行逆施之政府,欲求天下不乱而不得。何也?制造革命党也。
大公报武昌革党
起事之警电
粤乱甫平,川乱旋起;川乱未已,鄂乱又生。乱机之伏,几如遍地火星,随处可以触发。
盛京
时报
武昌
叛乱志详
19日傍晚,革命党约300人潜伏武昌,突袭督署,并随处纵火,督署及藩司署均被烬。
A.各家报刊虽争相报道,但都从不同侧面谴责武昌起义
B.《盛京时报》立场反动,不可能真实报道武昌起义事实
C.各报观点、态度彼此相异,对武昌起义的反应各不相同
D.各家报刊报道不尽相同,反映民国初期文化环境宽松
2017-07-06更新 | 180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6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时期国民党官方史学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
记述出处时间
对坚持在湖北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者,许多著作笼统称呼“党人”、“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史略》等1927—1949
“同盟会之经营湖北也最久”,湖北新军征兵,同盟会乃利用此机,派党员参加日至社(会),即同盟会鄂支部之一外围组织也。从旁主之者如居正、刘公等,参加内部主持者如孙武、蒋翊武、张振武、蔡济民等。《武昌起义的因由》1941
“在武昌有文学社,蒋翊武为领袖,社员大都是同盟会的人。”“文学社是同盟会的分支。”《反清运动史》1942

A.国民党突出同盟会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
B.官方史著客观地反映了武昌起义的历史
C.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D.同盟会是国内革命阶级的反满联合战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