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武昌起义后,部分旧官僚选择反正,或独立,或逃亡,部分立宪派开始投向革命,革命派则为建立全国性的共和政权而努力,外国列强则从观望转而寻找新的代理人。这些现象反映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具有民众基础
C.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D.资产阶级掌握地方大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胜利的经过时说:“武昌既稍能支久,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也。”这说明
A.武昌起义成功是历史的偶然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清朝统治已从内部分崩离析D.广大人民群众主导革命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湖北新军起义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至中午时分,他们便完全控制了局势。由于没有真正的革命领袖在场,他们就推举并不情愿就任的清军协统担任军政府大都督。这场起义
A.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B.标志中华民国的建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D.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下四本连环画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9-20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革命党人在汉口俄租界内制造炸弹,不慎发生爆炸引来了俄租界的巡捕。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019-10-28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1年10月31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题为《满人留学生的愤慨》的报道,称“革命捷报频传,东京50余名满族留学生与汉族学生陷入敌对状态”。这里的“革命”指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019-04-15更新 | 487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粤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命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D.南昌起义的成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2016-11-21更新 | 45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年江苏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2016-11-18更新 | 60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