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 . 晚清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     
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胜利的经过时说:“武昌既稍能支久,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也。”这说明
A.武昌起义成功是历史的偶然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清朝统治已从内部分崩离析D.广大人民群众主导革命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学者指出:“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材料(  )
A.说明了革命势力的强大
B.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C.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政治口号是政党、阶级等为实现政治目标提出的带纲领性、鼓动性的政治旗帜。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迅速放弃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除鞑虏”主张,而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旨在
A.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突出清朝政权已土崩瓦解
C.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D.强调中华民族的一致对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秀全写了许多文章,如《幼学诗》《天父诗》等,在书中有如下一些言论:“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尔等要遵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各王驾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摘编自《太平天国印书》

材料二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摘编自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礼大会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宣扬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为“维护共和”所做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11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立即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资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这反映了立宪派
A.配合了湖北新军的革命
B.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C.与革命派的主张趋于一致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
2019-04-23更新 | 22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打出的旗帜五花八门:武昌打出了“铁血十八星旗”;上海打出了五色旗;广东出现了井字旗、青天白日旗;杭州一带打出的是白旗。这表明
A.革命党人内部政见纷杂
B.思想领域出现活跃景象
C.封建官僚借机投机革命
D.各地对革命的理解不同
9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