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武昌起义爆发时,江苏议局议长、企业家张謇仍在为中国的和平改良而奔走;同年11月13日,清政府任命张謇为袁世凯内阁的“农工商大臣”,张謇却发表辞职通电,将政府“幡然降谕,许认共和”作为自己出仕的条件。张謇态度的转变反映了(       
A.官僚企业家的投机性B.清廷腐朽本质的暴露
C.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D.袁世凯复辟不得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学者陈锡祺、桑兵认为:辛亥革命如果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扫荡予以清政府的沉重打击,就不可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国的巨大成就。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太平天国在推翻清王朝中起了决定作用
B.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有着继承关系
C.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的目标、任务相同
D.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起了主力军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这可以佐证
A.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
B.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
C.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